/ 新闻

获奖感言:红色经典文学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13 09:17:01

  “中国女性最美好的时代---丁玲《杜晚香》读后感”是我的获奖作品,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我本来是打算把这篇文章作为期中作业的,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作为红色经典征文参赛作品,获得了三等奖,非常荣幸,也非常开心。

  当今社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被打破,很多年轻人选择了不婚不育的生活模式,“性别对立”“底层家庭关系”等成了被热议的话题,很多所谓的专家提出各种观点,但都是从经济角度,或者从男女心理和生理差异上来讨论,好像触摸到核心,其实都是在捏着鼻子哄眼睛,越谈越对立,越聊越进入死胡同。导致生活中很多年轻人成了不婚族,我身边的情况也大多如此,不论孩子们还是孩子们的父母,都对婚姻家庭充满了无奈和无所谓的态度,不积极不主动不抱希望,很丧。在我立志做一名红色写手后,我常常思考怎么揭示这个现象背后的内核原因,如何让年轻男女劳动者看到真相后,能停止对立互害的相处模式,普通劳动人民能不能找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

  读到《杜晚香》这篇短篇小说时,我仿佛找到了答案。作者丁玲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在小说中完整、细致、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在书中,杜晚香和丈夫是封建包办婚姻,杜晚香还是个童养媳。在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得到了解放,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让主人翁杜晚香从蝼蚁翻身做了主人,还逐步成长为一名女性杰出代表;他们夫妻两个人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丈夫参军,妻子入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高度平等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夫妻俩共同劳动,婆婆也改变了态度,渐渐理解支持杜晚香,一起建设美满家庭。

  阅读《杜晚香》,读者会发现并懂得,今日社会中,金钱与情感,金钱与婚姻,金钱与家庭,这几对看似牢不可破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这半个世纪来的杰作,是社会体制改变的结果。我们每一个劳动者,不论男女,要想过上有尊严有自由有希望的生活,全社会拥有平等纯净的恋爱婚姻模式,必须要冲破私有制的牢笼,砸烂资产阶级的枷锁,劳动人民重新站在主人的位子上,每日不为碎银几两奔波,人与人关系可以不谈钱,年轻人才敢谈恋爱、结婚、生子。

  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全社会尊重、关爱女性劳动者,公有制对普通劳动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权利保障,政府对妇女解放事业的支持,这些才创造出优秀女性杜晚香,才创造出一个中国女性最美好的时代。所以,我要把这篇小说介绍给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知道在半个世纪前,在我们中国,普通劳动者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女性的权利和幸福是如何得到保护,家庭关系是如何从封建走向民主,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美好时代。

  感谢丁玲老师,感谢她超越了个人恩怨,把自己完全放到了人民中,在历经磨难,被批斗甚至是被开除党籍,仍愿意为广大读者完成了杜晚香这个完美的革命者,她不仅是中国女性解放、平等独立的代表,也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浓缩画卷。于是我写了这篇读后感。

  红色文学经典,记载了世界革命风云激荡,也呈现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斗争的尖锐性,其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读红色经典文学,说明一点:不论时代怎么变,不论主流思想怎么变,对人民的书写,对进步思想的书写,才是文学的价值和魅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非常有幸能参加红色文学经典征文比赛并获奖。虽然我已是退休的年龄,但我的思想还远远没有退休,我希望自己能在成为红色手写的道路走得更远,读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多的传播红色经典,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为自己也为他人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最后,感谢人境网,感谢所有的评委老师们,我将以此为起点,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为人民文学继续努力写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