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阳光化身“充电宝”?成都新都区这样向天“借”电

发布时间:2025-07-11 00:11:12

原标题:阳光化身“充电宝”?成都新都区这样向天“借”电

包瑞雪 刘正川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通过向天“借”电的发展实践,将阳光转化为绿色清洁能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值正午,新都高新区工业东片区某企业员工李涛将车驶入园区内的全区首个“光储充放检”五位一体的超充站。李涛熟练地将车接入液冷超充桩:“10来分钟就能充50%左右的电,充电速度非常快,而且价格还不贵。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几分钟就可以来充个电,非常方便。”

园区企业员工正在超充站充电

据了解,这座科技感十足的超充站由新都区新投集团打造,其占地980平方米的光伏雨棚日均可发电600度,可供应29个智能充电位。

蓝色的光伏板与蓝天“同色系”

“我们这里不仅是充电快,还通过车网互动技术,让超充站可在电网低谷时存电、高峰时放电,平抑用电负荷。这个超充站,相当于一个小型能源‘智慧网’。”新投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说。

目光转向新都高新区的成都航空产业园,阳光下,这里连片厂房屋顶正进行着无声的“光合作用”。

去年年底,新都区最大单体装机容量分布式光伏项目——香投集团香城航能绿碳公司5.99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行。

新都区最大单体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整个项目覆盖了3.7万平方米屋顶,年发电量预计达455.99万度,可节约标准煤1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00吨。”香城航能绿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遵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原则,在大幅提升新都区绿电占比的同时,更为园区企业提供了更清洁、更实惠的电力保障,经济效益和节能降碳示范效应十分显著。

“自发自用的绿电不仅更清洁,成本也显著降低,对控制运营成本是实打实的好处,节能增效看得见。”作为园区企业,园区某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说。

金杯电工办公用电为屋顶光伏发电

在金杯电工(成都)有限公司,企业厂房顶上的光伏板已运行了近两年时间。企业负责人表示,厂房的光伏板每天可发电3.8万度,产生的电力主要用于保障办公区域和车间空调制冷。

“夏天用电的高峰阶段,光伏发电作用明显。”该负责人说,“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这套系统能优先保障关键生产设备不断电,极大提升生产稳定性,成为关键时刻保障企业生产的应急电源。”

从一座超充站的能量微循环,到航空产业园的大规模绿电生产,再到企业厂房的“自给自足”。近年来,新都区产业发展多点开花的向天“借”电实践,正一步步重塑区域产业能源结构,让阳光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活力,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新都融媒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刘佳慧)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