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牟燕红 通讯员 阿世刚 马海苹 左希义)日前,大理白族自治州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两级政协将协商桌搬进海拔2180米的马鞍山乡朝阳村。这个彝族聚居村隶属三胜村委会,距乡政府3公里,56户236人世代守护着5000余亩红雪梨林,如今因红雪梨价格低迷陷入增收困境。
梨树浓荫掩映的村民议事点,大理州政协相关人员,州农业农村局、州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与巍山县政协相关人员及当地职能部门、龙头企业代表、乡村干部和十余名村民代表围坐一堂。大理州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政协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基层实践,我们整合各级资源,就是要为林下药材产业破瓶颈、筑根基!”
作为巍山县红雪梨核心产区与“云药之乡”战略支点,这场带着泥土气息的院坝协商直指“林下掘金”的振兴新路。
据介绍,本次“院坝协商”聚焦朝阳村5000亩红雪梨林的独特禀赋——海拔2200米以上“黄金区域”达2700亩,新梨林适种当归、木香,盛果期梨园宜种白芨、黄精。
面对传统林果红雪梨与核桃价格低迷的现实,村民曾尝试林下种植板蓝根、木香,但均未形成规模。2024年,绿鑫公司在朝阳村流转15亩梨园试种当归成功,为转型点燃星火。企业承诺提供“技术指导 保底收购”,目标三年建成500亩州级林下示范基地,打造“果药协同”样板村。
协商中,制约发展的痛点被一一摆上桌面并逐项破解:巍山县水务局领命完善滴灌系统,修建蓄水池拦水坝;县供电局承诺电网改造,优先保障种植区三相电,为抽水灌溉“充满格”;县农业农村局将联动企业技术员、“土专家”,构建三级服务体系,从土壤改良到绿色防控全程护航。马鞍山乡综技中心与村党组织则担起宣传动员之责,同步探索“土地入股”“以奖代补”,拓宽增收路径。
“协商成果转化才是关键。”大理州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对照500亩目标分解任务,合力推进: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打通种植、流通、销售三端,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筑基蓄势;科技赋能,整合农科院与企业资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打造“云药之乡”品质标杆;机制创新,建立政策宣传发动和技术服务体系,推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共赢模式,推动“要我种”变“我要种”,合力推动“朝阳村实践需转化为可复制的‘绿意金山’模式,为全州产业振兴提供样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