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记者讲好故事 看宁波新闻工作者如何“追光”
甬派客户端记者 徐丽敏/文 许天长/摄
话筒里如何传递滚烫的民生温度?稿件中如何跃动城市的脉搏节拍?7月8日下午,宁波市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2025选拔赛在宁波报业传媒大厦报告厅举行。
来自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和各区(县、市)融媒体中心的14名新闻工作者逐一登台,他们带着采访本上的墨迹、镜头里的光影,讲述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百姓心手相牵的鲜活故事。
记者如何讲述已经被讲述过无数次的故事?象山县传媒中心胡绿茵抛出了这一问题。“挖掘人物不同的面向,在重复中赋予人物全新的生命力。”她结合作品《金刚》幕后的故事给出了回答。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捕捉最真实的瞬间,去关注那些流动的生命个体,建立最真诚的情感链接,然后传播给更多人。”胡绿茵感慨,从这个作品中,她也学会了如何获取人物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记录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
记者有使命,新闻有力量。从聚光灯下到新闻现场,从传统媒体到融合传播,宁波广电集团沙瑛雪已经走过14年记者之路。台上,她动情地讲述了米娜瓦尔·艾力与其学生的故事,阐释如何让民族团结这个宏大主题能够淬炼出可感可知的滚烫细节。
在这个流量为王、追求短平快的年代,团队选择逆流而上,慢下来、沉下去,用三年时间去关注一个题材,讲好一段故事。沙瑛雪说:“见证光、追寻光、传递光,讲好故事是记者的本职,也是记者的本事。”
采访全程节奏紧凑,如何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金鹭分享了她与斯洛伐克驻华大使的“乒乓之交”,“了解到这位外交官是名乒乓球爱好者,我突然将话题转向乒乓球,他顿时来了兴趣,表情也放松了起来。”
她将好的采访比作一场乒乓球赛,需要精心准备的“发球”,更需要敏锐捕捉时机的“回球”。“这或许就是新闻工作的魅力——永远在准备与即兴之间,寻找最真实的瞬间。”金鹭说。
《一名柔性援疆记者的9个月答卷——践行新闻使命,讲好援疆故事》《银发如炬,点亮布拖的星空——一位支教教师的实验与坚守》《星河中的微光》……近3个小时,14名记者娓娓道来一个个有温度、有力量的故事,言语中透露着坚守与热忱。这些“冰山一角”的故事,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了新闻人笔尖下、镜头里流淌的温情,更触摸到那份始终在线的使命担当。
经现场评委打分,沙瑛雪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宁波参加浙江省选拔赛。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