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30余场惠民展演辐射城乡 成都打造文艺工作室书写基层文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09 00:11:13

原标题:30余场惠民展演辐射城乡 成都打造文艺工作室书写基层文化新篇章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7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在成都的乡村与社区,一场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实验正在悄然发生。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打造的首批7个“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如同文化驿站,将戏曲、摄影、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嵌入基层土壤;60余场专题课程浸润社区,30余场惠民展演辐射城乡,数十名文艺导师的深耕细作,催生出一批饱含地域特色的原创作品。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将文化惠民政策辐射到成都23个区(市)县,既有专业院团带来的高品质演出,也有社区群众自编自导的“草根春晚”。

在成果汇报展演上,7个文艺工作室的原创作品集体亮相:彭州海窝子社区的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将传统曲艺与现代编曲相融合;邛崃春台社区的《川戏韵固驿》以非遗川剧演绎本土故事;龙泉驿山泉镇的《新桃花幺妹》则通过舞蹈语汇再现桃乡风情。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地方文化记忆的当代转化。

“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基层文化供给的生态模式。与传统“一次性演出”的文化下乡不同,7个特色文艺工作室通过专项建设基金和成果奖励机制,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培育体系。都江堰壹街社区的音乐工作室依托市音协资源,将流行声乐教学常态化;金牛新桥社区的摄影工作室则通过老照片征集、手机摄影课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影像档案库”。这种平台化运营模式,实现了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质变飞跃。

活动现场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超大城市治理的语境下,“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提供了一种柔性方案。它用艺术激活社区自治活力,用审美重构城乡关系。这些工作室既是文化普惠的末梢神经,也是创意经济的潜在节点——当邛崃的川剧少年走上更广阔舞台,当都江堰的原创音乐成为文旅IP,艺术便从精神高地转化为发展势能。这是一场关于“城市进化”的静默革命,而成都正以“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为支点,撬动更大的可能性。

(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何佳欣)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