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从“挑担进城”到“引流下乡” 株洲市渌口区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07 10:11:28

原标题:从“挑担进城”到“引流下乡” 株洲市渌口区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盛夏七月,株洲市渌口区满目翠绿,很多市民游客走进乡村,赏荷花、摘水果,品尝王十万黄辣椒炒菜……享受田园的悠闲时光。

渌口区依托长株潭都市圈“南大门”区位优势,积极引种“新奇特优”农副产品,走出一条小规模、多品种、特色化、高收益的路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实现从“挑担进城卖菜”到“引流下乡”。

引种新奇特优产品,开辟增收新路径

近日,渌口区渌口镇,湖南省木易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玻璃大棚里,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长势喜人。

“这是雪玉黄瓜,清脆爽口、甘甜多汁,很受消费者欢迎。”董事长杨天旭告诉记者,5月上市以来,雪玉黄瓜成为抢手货,市场价每公斤30元。

采访时,杨天旭的手机不时传来新消息提示音。他笑嘻嘻地说,刚刚又接到订单,黄瓜不愁销路,与很多企业和酒店都有合作。

近年来,该公司采用“公司 农户 村集体”合作模式,引种香玉甜瓜、龙福椒等50余种新品种,通过改良土壤、井水灌溉、绿色种植,实现全域有机,开辟村民增收新路径。

前不久,渌口镇杨梅村蟠桃园迎来众多游客采摘、品尝。

“以前村民自己种一些蔬果,挑到市区卖;现在种上金钱蟠桃,游客自己来摘,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杨梅村党总支书记张清说,2020年,该村流转300余亩土地,以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从安徽等地引种金钱蟠桃等“外来”特色品种,发展“采摘经济”,刚上市时最高售价达每公斤60元。

今年,杨梅村又引进40余个亚热带水果新品种进行试种,计划打造集引种试验、科技示范、产业孵化、农文旅为一体的亚热带水果特色产业园。

优化升级农业品牌,“渌口味道”更加响亮

6月底,“湘辣新势力”——株洲王十万黄辣椒产销对接会·高桥专场活动在长沙举行,现场签约6000余万元。

王十万黄辣椒的辣味独特,香中带甜,是几代渌口人味觉记忆中的“乡愁密码”。渌口区以品牌升级为契机,为王十万黄辣椒量身定制品质“金规”:划定龙船镇原王十万乡片区为核心产区,建设高标准基地,建立从品种选育、绿色种植到采收加工的严格生产标准。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员驻点指导,推广生物防虫、有机施肥技术,确保每一颗辣椒都是绿色产品。

2020年,“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船镇河包村党支部书记文志祥介绍,村里种植辣椒800多亩,目前已开发出油辣椒、辣椒酱、休闲辣椒零食等多个产品。

目前,渌口区王十万黄辣椒种植面积达6000亩,辣椒产业链年产值4亿元,帮助5000余名农民就业。

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引流下乡”助振兴

炎炎夏日,走进渌口区南洲镇南山村,荷塘里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花姿摇曳,吸引不少游客拍照。

“开车从长沙出发,到南山村大概1小时左右,是近郊游的好去处。”7月2日,长沙市民刘女士说。

“以前这片农田是抛荒田。”南山村党总支书记刘新华介绍,2021年村里牵头引进湘莲种植,帮助村民增收。

渌口区深挖“农文旅融合”潜力,推出“油菜花节”“桃花节”“百合花节”“垂钓大赛”等活动,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流量密码”。去年接待游客近150万人次,同比增长42.57%,实现旅游收入约11.2亿元。

去年,朱亭镇浦湾村的朱亭百果园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打造100亩蓝莓园、100亩百果园、400亩柑橘园、600亩桃园,实现四季有花赏、有果采、有果尝,集生态休闲、科普农耕、观景娱乐和亲子研学于一体。朱亭镇入选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名单。

“渌口区将积极布局‘湘江行’线路,开展传统体验活动,打造长株潭南部文旅新引擎。”渌口区文旅广体局局长丁思琦说。(张咪 刘艺锋 邓亚兰)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