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杀又暗杀: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后,民盟中央执委、社会活动家李公朴,民盟云南支部负责人、西南联大著名教授、民主战士闻一多,与楚图南、尚钺等人筹划成立昆明“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委员会”,发起“呼吁和平宣言”的万人签名运动,引起国民党昆明当局的恐慌。
抗战结束后,李、闻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下达秘密指示,以“密报、密捕、密决”对“中共与民盟分子”下毒手。
7月11日晚,李公朴偕夫人外出,归途中,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向他射击,李于12日清晨逝世。
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出席《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举行的记者招待会,5时半左右,在西南联大教员宿舍附近被国民党特务用冲锋枪射杀,身中十余弹壮烈殉国。
昆明一城 5日内两位著名民主人士惨遭枪杀,举国震惊。
李公朴,原籍江苏扬州。1902年生于镇江。1924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国民党。次年参加北伐。1928年赴美国进雷德大学政治系学习,1930年冬回沪。
“九•一八”事变后,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曾与艾思奇等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和读书生活出版社。
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推为执行委员。同年11月与沈钧儒等“七君子”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开始后获释。1938年11月与夫人张曼筠经成都赴延安,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些负责人。次年6月率抗战建国教学团到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活动,于1940年出版《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
1945年10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后与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1946年2月重庆各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功的庆祝会,任大会主席团成员,遭国民党特务殴打。
闻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人。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22年赴美学习美术、文学,并致力于诗歌创作。1925年回国。1928年加入新月社,任《新月》杂志编辑。曾先后在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等校任教。1932年后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其间,潜心古籍研究,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学术研究中有较高成就。1937年任任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
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4年加入民盟,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
1945年,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李公朴被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二.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靠大屠杀起家: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国共精英和革命人民100万,建立反苏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权,对外畏敌如虎,丢掉东北、丢掉上海、丢掉华北,中华民族危亡。
三.蒋介石因屠杀而败亡!
1945年 ,重庆谈判,蒋介石日记记载:三番五次要对毛泽东下黑手。
1948年8月22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黑海被国民党特务制造火灾而遇难
1949年,蒋介石密令特务暗杀杨虎城父子,甚至杨虎城秘书宋绮云的孩子都不放过。
宋绮云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也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秘密杀害。
张学良将军终年101岁,三分之二大半生被蒋介石囚禁。
1949年,蒋介石还秘密部署暗杀宿敌李宗仁代总统。
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战场和刑场上累计牺牲2000万,有名有姓的烈士179万。
蒋家王朝被推翻,新中国建立。
四.暗杀彻底葬送了蒋家王朝!
1955年万隆会议,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亲自部署特务暗杀周恩来总理。
1984年10月15日,台湾特务在美国暗杀《蒋经国传》作者华裔作家江南(刘宜良),引发海啸,美国朝野震怒。美国可以暗杀别人,但是绝不允许蒋家王朝小朝廷到美国撒野。
暗杀直接牵扯蒋家第三代传人蒋孝武,蒋家祖孙三代传承暗杀基因,这是封建法西斯主义的传承,从此,蒋家丧尽人心,彻底断绝从政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