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洋河股份换帅:张联东卸任,顾宇出任党委书记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7月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张联东不在洋河股份及控股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7月2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洋河股份官方网站显示,顾宇已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
回溯张联东掌舵洋河股份的5年,其主导推行“主动降速”应对行业调整,积蓄长期发展动能的过程中,公司业绩也同步出现下滑。
如今,洋河股份改革正值深水区,如何解决公司品牌焕新、营销改革、费用聚焦等问题,正考验着下一位掌舵者的经营智慧。
顾宇出任洋河股份党委书记
距原定任期结束尚有近两年,洋河股份前任董事长张联东提前离任。
7月1日,洋河股份披露关于董事长离任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董事补选、新任董事长选举的相关工作。
7月2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尽管洋河股份尚未公告新董事长人选,但在其官网披露的领导简介名单中,顾宇已取代张联东,出任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
与张联东履历轨迹相似,顾宇同样是由政府官员转型而来。
公开资料显示,顾宇出生于1978年5月,江苏省泗阳县人。曾任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宿迁洋河旅游度假区(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洋河镇党委书记,宿迁市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委书记等职。
此次担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也是顾宇首次直接执掌企业。
截至7月2日收盘,洋河股份股价上涨0.67%,报收65.07元/股,市值980.2亿元。
“主动降速”得与失
随着一纸公告,洋河股份正式告别张联东时代。
回溯张联东掌舵洋河股份的5年,白酒行业从高增长步入深度调整期,终端动销放缓、渠道库存高企等压力不断加大。
在此背景下,张联东率先提出放弃高增长,通过主动降速、品牌战略调整等方式,试图带领洋河股份突出重围。
2024年5月,在洋河股份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张联东提出,白酒行业的周期性表明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存量竞争、结构增长、品牌集中等趋势将持续凸显,市场竞争更聚焦于头部企业。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为了可持续发展,洋河股份不再盲目追求高增长,主动降速转型。
主动降速本质上是通过短期阵痛换取长期经营韧性,从规模增长转型质量增长,构建抗周期韧性。洋河股份通过主动控货、渠道转型等措施,缓解渠道压力、稳定价格体系,为后续品牌转型与市场拓展积蓄动能。
但不可避免的是,受主动“踩刹车”影响,洋河股份也成为率先出现业绩调整的头部酒企。
在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看来,张联东在洋河股份做出了多项成绩,如公司业绩首次突破300亿元、推出海之蓝第七代升级及近期的高线光瓶酒等。
“洋河股份遇到的困境是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等诸多原因造成,非张联东个人之过,但洋河股份业绩下滑、同在江苏的今世缘业绩上涨等,确实令洋河股份产生一定压力。”欧阳千里说。
7月2日,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张联东是个有长期主义、敢于担当的掌舵者,承担着业绩下滑压力,筑牢洋河股份长期发展根基,并积极推动洋河股份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转型。目前,洋河股份的智能酿造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未竟之业考验新任掌舵者
张联东虽然离任,但洋河股份的改革正值深水区,仍有未竟之业待下一任董事长接棒推进。
6月12日,在洋河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张联东曾深度剖析公司发展困境及改革思路。
他坦言,洋河股份未能及时跟随行业发展进行转型,是业绩表现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在品牌建设方面,洋河股份品牌建设观念落后、定位不够清晰,传播路径仍以线下广告为主。在营销模式方面,洋河股份过去20年高速发展积累的经验,已不再适应当下的行业环境,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在费用投放方面,洋河股份在渠道和广告费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放较为粗放,存在资源浪费、效果未达预期等问题。
张联东认为,洋河股份必须正视问题、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若放任不管,未来会面临更大风险。随着其正式卸任,洋河股份的改革重担落在新任管理层肩上。
当前,白酒行业仍深陷深度调整旋涡,洋河股份正面临全方位重塑以匹配行业发展。新一届管理层能否推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带领洋河穿越转型阵痛期,重新步入增长正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