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禄劝县委编办聚焦“三点着力”控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

发布时间:2025-06-11 21:07:49

  近年来,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编办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为支撑,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聚焦“盘活存量编制、育活管理机制、激活资源效益”三点着力,控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持续赋能机构编制管理提质增效。

  着力盘活存量编制,汇聚周转编制“源头活水”

  建机制,盘活“沉睡”编制。建立部门空编集中管理制度,出台《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和周转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收回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现有空编使用权以及今后自然减员产生的空编使用权,按编制类别、系统领域建立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保障“急难险重”任务、短期性和结构性用编需求,盘活“沉睡”编制,促进编制使用效能最大化。

  扩空间,收回“冗余”编制。开展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科学验证部门单位现有机构职能编制情况是否满足履职需求,是否有优化调整的空间,将评估结果作为优化部门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适时收回“冗余”编制,扩大周转编制统筹调剂空间。

  强统筹,投放“流转”编制。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目标,聚焦县级重点领域、民生领域人员编制短缺突出问题,在县级编制总量内,盘活存量,合理统筹,实行“核定编制 周转编制”的精准动态流转管理模式,不断汇聚周转编制的“源头活水”,最大限度发挥周转编制使用效益。

  着力激活资源效益,动态管理编制“连轴转动”

  加强数据监管,注重“源端”管理。强化数据监管措施,注重实名制系统基础数据“源端”管理,实时对各部门(单位)人员、机构编制进行“动态监测”,运用实名制系统预警功能,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常态化开展实名制数据检查,坚持“一变动、一调整”的数据更新原则,真正做到机构管理动态变化、人员编制总量清晰。

  打破使用藩篱,动态“收放”调整。采取“总量控制、集中管理,人走编收、周转使用,专编专用、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统筹全县空编资源,对空编进行集中管理,周转循环使用,打破编制使用藩篱,在编制总量内对周转编制适时进行动态“收放”调整,有效化解“空编闲置”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围绕效能提升,优化“管用”质量。按照“核得出、收得回、转得动”的思路,根据周转编制的使用情况和部门需求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收回空闲的周转编制,并强化周转编制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出现“放而不用”“用而不精”等情况发生,以精准精细的数据化管理确保周转编制科学合理用得好。

  着力育活管理机制,创新挖潜编制“调配路径”

  创新模式深挖编制资源潜力。创新挖潜县级行政事业编制,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空编集中管理周转使用”机制,出台《禄劝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和周转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形成“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编制管理新模式,控住管好用活编制资源,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全链管理守住关口精准分析。不断优化完善编制周转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化数据化管理模式,按照“部门申请、编办审核、编委领导批准”的全链条管理路径,对相关单位提出的用编申请,严格编制周转的“准入条件”,注重从部门职责、自然减员、编制缺口等方面进行数据化的精准分析研判,控守周转编制“收用”关口。

  分类管理周转用编底清数明。分类建立行政、事业编制相应的周转台账,详细记录周转情况,确保台账、文件与实名制管理平台一一对应,做到周转编制底子清、数据明。

  云南网通讯员 凤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