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5支青春战队同场交锋 科创火花点亮赛场!
5月24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省科技馆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吉林赛区复赛,在吉林省科技馆火热开赛。
本届大赛紧扣“智慧·安全·环保”主题,聚焦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关键领域,致力于全方位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创造力。
自2024年11月吉林赛区活动启动以来,便得到全省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共收到1132件参赛作品,来自82所中学及高校的47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历经初赛的层层筛选,65支优秀队伍突破重围,成功晋级复赛,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角逐。
为确保赛事评审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组委会特别邀请15名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评委,对参赛项目作品进行严格、细致的评审。
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摩拳擦掌、各显神通。
在“创意作品”单元复赛现场,选手们借助实物展示、视频动画、程序模拟、现场答辩等多样化形式,将创新成果与实践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奇思妙想与前沿科技激烈碰撞,令人大开眼界。
而在“科普实验”单元的“未来太空车”项目中,比赛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参赛队伍争分夺秒地制作未来太空车模型,在规定时间内,操控装置灵活翻越不同高度、类型的障碍物,并顺利返回出发点。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选手们将STEM与创客理念深度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中学生们的作品给了我们巨大惊喜!他们展现出的创新力、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远超我们的预期。众多作品不仅紧扣‘科技向善’主旨,还能从日常生活场景中敏锐发现问题,提出兼具科学性与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中学组作品评审、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段羽感慨道。
他认为,这场比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青少年用科技传递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以文化传播类作品为例,吉林省旅游AI互动装置展示等创意,让吉林文旅产业以更年轻化、更具活力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许多团队完整记录从失败到不断迭代优化的全过程日志,从中能清晰看到未来创新人才的无限潜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支队伍、二等奖23支队伍、三等奖32支队伍。脱颖而出的晋级团队,将代表吉林赛区向全国总决赛发起冲击。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郝鹤表示,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作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赛事,让科技创新不再遥不可及,充分展现了吉林省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炽热热爱与不懈追求。
同时,吉林省科技馆希望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为更多勇于想象、乐于创造的吉林学子,打造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优质平台。未来,省科协将持续发力,积极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拓展渠道,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科普创新活动,助力每一个科创梦想都能落地生根、绽放光彩。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摄像 陈志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吉林省科技馆
制作 王禹
初审: 郭龙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