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以“兰熙互助”赋能助残 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坚持以“小切口”做精志愿服务为抓手,在村、社区主阵地开展在地化志愿服务,培育了“兰熙互助合作社”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助力残、困群体从“受助者”蜕变为“助人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钟楼区北港街道在社区调研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困难群众具备劳动意愿,但缺乏专业技能与稳定增收途径。在此背景下,北港街道与运河苑社区联合兰邻文化发展中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发起“兰熙互助合作社”项目,旨在以兰花养殖为纽带,为困难群体搭建起技能提升与就业增收的桥梁。项目融合经济赋能、精神重塑、社会融合等多重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探索了助残帮困新路径。
近日,北港街道举行“兰熙互助园·追梦兰园”开园暨“幸福北港益起来”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启动仪式。“兰熙互助”项目将兰文化传承与助残帮困结合,通过兰花种养技能培训、文创开发等路径,助力困难群体实现辅助性就业。通过组建由兰花种植专家、创业导师、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的专业团队,针对残障、低保及失地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从选种、养护到文创开发进行全流程教学,辅以“追梦讲堂”创业指导与心理健康课程,实现“技能 精神”双重提升。同步构建“合作社 困难群体 市场”运营模式,合作社统一为参与者提供兰花种苗、种植物资及技术支持,并与花卉市场、电商平台、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标准化回收机制、参与系列主题社教活动的配套统筹用花和爱心企业及个人的认养等确保收益稳定。
项目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技术指导与物资配送;定期组织兰花种植分享会、成果展,促进群体互助;开展“兰花进社区”“兰花义卖”等公益活动,吸引居民参与。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打破社会隔阂,构建“困难群体出力、志愿者助力、居民参与”的共融生态。
下一步,钟楼区将深化“兰熙互助”品牌内涵,扩大助残覆盖面,联动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打造“家门口的志愿服务圈”。持续优化技能培训体系,探索兰花文创衍生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社会爱心力量合作,拓宽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依托“追梦讲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困难群体内生动力,推动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破土绽放”,让志愿星火点亮千家万户。(钟楼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