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云南省博物馆充分整合馆藏资源,精心策划文物研学、国学演奏、VR、AR文物互动等活动,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感受文化的魅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文化、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走进博物馆,大厅内聚集了前来参加“一镜到底”VR眼镜研学体验活动的市民,该活动是以云南省博物馆线上数字化展厅内容为载体,让观众通过VR眼镜沉浸式体验古滇青铜文物。参与体验的市民纷纷表示,透过镜头,身临其境地与古滇青铜器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研学活动通过智慧讲解导览器以“小铜块的变身”,生动有趣地讲解了青铜器的历史,通过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科技赋能学习的乐趣。
在博物馆一楼设立的VR体验展厅内《登月奇旅》沉浸式探索展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展厅借助基于位置的虚拟现实技术(LBVR),打造出一个虚实融合、自由探索的沉浸式剧场,让观众跟随VR的镜头展开“月球探险”。
在博物馆日活动现场,当观众佩戴上云南省博物馆提供的AR智慧导览眼镜,进入特定展区后,展柜中静止的文物就会突然“活”过来,馆内的AR眼镜内置离线AI语音识别引擎,支持观众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唤出文物解读、启动场景切换或调控多媒体展示,例如说“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即可看到文物的全息演示以及权威解说;在念及“三叶虫化石”时,周围空间即刻被虚拟“古生物海洋”所环绕,巨大的奇虾、众多的三叶虫扑面而来……AR智慧导览体系,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实现了从“静态观览”到“动态参与”的美好体验。
在省博物馆的数字文创商店,看似寻常的商品暗藏玄机。一枚印有牛虎铜案的书签,通过“数字云博”小程序扫描后,战国时期的青铜重器便以三维形态跃然屏上。观众可360度旋转文物或放大观察文物各角度细节,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日当天,云南省博物馆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准备了一系列的文创活动,观众可以免费体验吹奏千年古乐器——埙,同时还能现场观看乐器埙的展示,了解埙的历史知识及文物介绍。此外,活动日当天,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国有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面向社会开展文物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
云南网记者 王怡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