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降至6.5万元/吨,锂价跌破“盈亏线”!

发布时间:2025-05-19 15:23:48

最新数据显示,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降至65,050元/吨。这一价格相较于今年年初有了大幅下滑。

5月16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大跌4.19%,以6.18万元/吨收盘,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2023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在广期所上市,彼时上市开盘价高达218000元/吨。仅约两年时间,碳酸锂期货就从20万元/吨跌至目前6万元出头,跌幅高达71.65%,上游锂矿企业也从大赚到纷纷陷入亏损,产业被悲观情绪笼罩。

当前价格已跌破大多数碳酸锂生产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整个碳酸锂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价格雪崩,6.5万元/吨成盈亏平衡线

据悉,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生产商2024年底已全面停工,目前因拖欠供应商货款、未履行客户订单等问题被诉至法院,企业已无法正常运转。

据《每日经济新闻》采访锂企高管和行业分析师发现,“6.5万元”是外购矿石提锂以及南美盐湖提锂到岸的成本线。因此对于锂企,特别是锂矿石提锂的企业,“6.5万元”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数字,基本和锂盐成本一致。

目前每吨低于6.5万元的报价,已跌破大多数碳酸锂生产企业的“盈亏线”。 大越期货最新研报指出,成本端来看,外购锂辉石精矿成本为68005元/吨,生产所得为-4098元/吨;外购锂云母成本为69263元/吨,生产所得为-6923元/吨;盐湖端季度现金生产成本为31868元/吨,盐湖端成本显著低于矿石端,盈利空间充足,排产动力十足。

一位大型上市锂企的高管指出,价格维持在每吨6万元到6.5万元,碳酸锂企业都不愿意用矿法去生产。另一锂企董秘表示,现在碳酸锂的价格,向下空间也不大。

多方因素叠加,全产业链情绪复杂

对于锂价持续下行的原因,下游需求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因素。有熟悉动力电池产业的专业人士表示,尽管动力电池产量和装车量保持高增长,但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很高,增速放缓也是客观实际的。

对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而言,碳酸锂价格的暴跌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对于上游的锂矿开采和冶炼企业来说,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一些高成本的项目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这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减少产能投入,甚至退出市场。

而对于中游的电池厂商来说,虽然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池价格也面临下行压力,能否真正从碳酸锂价格下跌中受益仍有待观察。

对于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来说,电池成本的下降理论上可以带来一定的降价空间,从而刺激市场需求,但目前市场需求的疲软状况,使得这一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展望未来,碳酸锂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下游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价格可能会继续在低位徘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一些高成本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供需关系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环球零碳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