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002074.SZ)等中国电池厂商,正在全面卡位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
第一财经在近日举办的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获悉,目前该公司的全固态电池已进入预量产阶段,设计产能达0.2GWh。
同时,会上发布了续航达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可连续使用12年的G行重卡标准箱、全球首款单舱20MWh的储能系统等全新电池产品。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介绍,国轩高科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但他同时表示,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五年之内是半固态的天下,可以相对快速地推向市场。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国轩高科此次发布的六大新品,涉及乘用车电池、重卡电池、储能电池系统及数智化解决方案等领域。
2024年首次发布的金石电池在今年实现质的飞跃。国轩高科称,材料创新上,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提高,正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也实现较大突破。
此外,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实验线正式贯通,100%线体自主开发,设计产能达0.2GWh,通过高精密涂布等关键技术,实现高达90%的良品率。公司称,历经365天极限验证,金石电池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无惧针刺、热箱、外短、过充、挤压等严苛考验,安全性能全方位提升。金石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称,此条实验线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目前已开始装车路测。
除了金石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还在本次会议上首次发布了G垣准固态电池。该产品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在发布仪式上介绍,国轩高科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样车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

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款单包116kWhG行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国轩高科称,该款产品可实现前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120万 行驶里程电池供能零损耗,提供12年10000次循环的超长寿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牵引车、搅拌机、装载机、矿卡、渣土车等场景,目前已为多款车型提供全场景动力支持。
另据国轩高科储能研究院院长张东升介绍,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拼接的集成化方案,单舱储能容量高达20MWh,设计寿命长达25年,目前已获得超过6GWh的在建及意向项目订单。国轩高科决定将该系统所有集成专利向全社会公开。
5年内是半固态的天下随着公众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成为一些车企的宣传重点。但多家电池企业在近期都公开表示,真正的全固态电池进入到量产落地仍需时日。
在上述会议期间,朱星宝向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固态电池的路线有六条,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哪一条好,但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五年之内是半固态的天下,可以相对快速地落地推向市场。对全固态电池来说,还处于成长初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这也是国轩高科同步布局半固态及全固态两条路线的出发点。”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也曾表示:“所谓的2025年要大规模应用固态电池,这话不负责任。固态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至少需要8~10年时间。”
政策面上,国家正在加大对于全固态电池的重视程度。今年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特别提及,要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原副秘书长马仿列在会上的分析,电动智能汽车、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蓬勃发展带动锂电池开启增量空间,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或达3800GWh,其中电动智能汽车领域的需求将达到3500GWh。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研发总工程师潘瑞军表示,目前来看全固态电池走硫化物路线具有较大可能性。国轩目前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成果,今年的目标是把现有的全固态电池体系、生产工艺、性能指标等再进一步优化,同时对接客户需求,将全固态电池产品逐步推向市场。他说道“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还需要几年时间,旧产能的淘汰、新的供应链体系的构建等也都会对此产生影响。”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