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在书博会现场找到了一口香甜的老味道

发布时间:2025-05-19 08:11:49

原标题:在书博会现场找到了一口香甜的老味道

说起油茶面,东北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吃过,香甜的味道,是小时候的记忆。在第二届东北书博会的现场,这个老味道也“征服”了许多人的味蕾。“这个很好吃,就是小时候的味道,里头的坚果也很香。”市民李女士刚进文产非遗展馆,就被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展位吸引。

“这是我们小时候就吃的油茶面,可好吃了。”“80后”的陈先生和女儿走到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展位前,给女儿介绍着油茶面。时不时有观众来到展位前,大家都会驻足了解。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书博会了,这个项目就是满族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叫油茶面或油炒面,最早可追溯到满族祖先女真人时期,后来也作为军粮,延续到现在,是东北传统的小吃。”研程文旅集团负责人庞明说。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从光绪末年至今,五代传承人历经了100多年,一直坚守着传统工艺,采用道地食材,严格品控,从选料到炒面,再到拌油茶有10道制作工序。“我们的油茶,用面和干果炒制而成,可以饱腹,补充能量。尤其在东北,冬季比较寒冷的时候喝一碗油茶面,特别温暖。”庞明说。而且,以前东北的“四盒礼”里就有油茶面,这一盒小小的油茶面儿时走亲访友的记忆。

在展位上,中国吉林网记者注意到,展台上摆放着一个微景观,复原了身穿满族传统服饰的人在忙碌着做油茶面的场景。“这个就是我们按照光绪末年传统技艺的场景,找师傅手工捏的微景观。”庞明说。景观里展现的就是传统手艺的制作过程,微景观房子里,一边是烧火、炒面的场景,一边是擀面、剥坚果等场景,活灵活像,不少小朋友来到现场,都会在围着这个微景观看。“现在会做油茶面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确实需要传承下去,要不然以后真吃不到这个味道了。”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 殷维

视频制作 韩丽珺

初审: 李超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