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特写 | 轮椅上的新起点:海南这场训练营帮助伤友重获生活信心

发布时间:2025-05-18 15:11:06

原标题:特写 | 轮椅上的新起点:海南这场训练营帮助伤友重获生活信心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余佳琪 范平昕

近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来自什玲镇的脊髓损伤者郭纯花用力推动轮椅,前轮稳稳跨上台阶的瞬间,掌声在周围响起。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凝结着这位被困轮椅16年的女子重获新生的勇气。

在海南省首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保亭)训练营中,18名脊髓损伤者免费接受了为期28天的康复训练。通过轮椅技巧、辅具使用、社会适应等专业课程,他们逐渐掌握生活自理技能,重拾社会适应能力。

几个月前,当接到海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邀请时,郭纯花的反应异常决绝:“我不想出门,我也不需要培训!”自从确诊脊髓损伤后,郭纯花整整16年不曾踏出家门,连头发都是自己摸索着剪的。“我怕出门后同学看到我、村里的人看到我。真的很怕。”郭纯花说,她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

改变始于保亭县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林雄斌的坚持邀请。“脊髓损伤者除了身体机能上的障碍,更大的障碍来自心理上的障碍,这次是打开她心结的好机会,我一定要帮她抓住。”林雄斌向郭纯花反复解释,破解了她的顾虑——参加康复项目,政府免费提供有无障碍设施的宿舍;有免费的轮椅使用;有志愿者的照料;还有专业的康复师教授回归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无论从哪方面讲,这种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者都有巨大好处。”林雄斌说。正是工作人员的热情邀请,让郭纯花最终出现在了训练营中。

28天的康复训练设置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清晨的体能训练增强学员们的上肢力量;轮椅技巧课上,学员们反复练习跨越台阶、减速带,让他们重返社会成为可能;超市购物、影院观影、景区参观等“社会闯关”任务逐渐消解他们对社交的恐惧……

“我在超市买东西时,有顾客会主动让行,工作人员也会耐心询问我的需求,热心帮助我。”郭纯花说,陌生人的善意增添了她出行的勇气。

“未来,我想自己坐飞机,回趟娘家。”结营仪式上,曾经不敢出门的郭纯花规划着自己的千里探亲路。

郭纯花的转变也是训练营18名学员的缩影。“我们有手、有脚、有思想,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活出精彩的人生。”学员熊梅英表示。

“回去一个月内,我要独立出行,给自己配一副新眼镜。”学员王蒙佳说。

“海南省首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保亭)训练营是海南省首个系统性服务脊髓损伤群体的康复项目,填补了我省脊髓损伤专业康复服务的空白,建立了‘医疗-康复-社会融入’全链条支持体系。”海南省残联党组成员蔡甫明表示,未来将在总结首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一模式,为更多脊髓损伤者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助力海南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海南日报保城5月17日电)

作者: 余佳琪范平昕责任编辑: 曾令瑾

推荐阅读

问政海南 | 住改商问题复杂难解 相关部门谈痛点与对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财经老王丨负增长!美国一季度经济搞砸了

问政海南 | 临高一村庄建好自来水管道两月无法正常供水,咋回事?

专题丨民生“真探”

专题 | 2025年健康海南主题宣传活动

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专家解读制胜秘诀

有关5G-A,又有新消息

三峡集团漂浮式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在海南完成海试

文化周刊 | 老手艺产权如何设防?海南探路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新实践

活动更多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

公益海南·媒美与共2025年1号行动

2024年海南省电商平台禁塑宣传季

2025年海南(春季)孕博会

2025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