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下)

发布时间:2025-05-16 14:18:20

  抗日军政大学的思想教育

  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原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年秋,改名为红军干部团,参加了长征。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改名为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19日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因此,在它创立之初,就建立了思想教育制度,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学生头脑,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抗大的学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阶级出身和社会经历、政治水平、文化程度都各不相同。为了把这些立志抗日的革命青年培养造就成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强骨干,1939年7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确定抗大以及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军政学校及教导队的办理方针是:“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育应当是中心”。为了转变学生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作为“革命熔炉”的抗大,每一期的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虽然要根据当时的中心任务和学员成分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变化,但基本的政治教育内容是不变的。抗大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哲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等。在重点打好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国内外形势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抗大始终坚持对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克服学员头脑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了广大学员的政治觉悟,使他们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艰苦朴素、英勇奋斗教育,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抗大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创办和发展壮大起来的。抗大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的来自敌占区,有的来自国统区;有的来自工农家庭,有的来自地主资本家的家庭。面对艰苦的学习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各不相同。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和学员不同的思想状况,抗大加强了对学生的艰苦朴素、英勇奋斗思想教育,要求大家自己动手,克服和解决面对的各种困难。毛教员把抗大的教育方针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指出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1937年10月,抗大第三期学员人学后,为了解决校舍缺乏的问题学校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在山坡上开挖窑洞。经过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员们积极投入到开挖窑洞的艰苦劳动。在几天时间里,就挖出了一二百孔坚固的窑洞修筑了长达3000米的“抗大公路”,解决了近2000人的住宿问题。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学校动员学员们自己种地、种菜、养鸡、喂猪。经过艰苦的锻炼,学员们的劳动能力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品质。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其养成优良的组织纪律性。抗日军政大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是要为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培养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作为一个军事院校,它比其他普通院校的组织纪律性应更强一些。来自部队的抗大学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组织纪律性,但绝大部分来自社会的知识青年组织纪律性却要差一些,有一些自由散漫的习气。因此,抗大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组织纪律规章制度,按照革命军队的纪律严格要求每一个学员。要求学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克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克已奉公廉洁守法。

  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团结教育,使抗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坚强集体。抗大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工作分工不同,职务高低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军政素质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使抗大学员能够紧密团结起来,学校开展了团结教育。要求学员严格要求自己,对平时产生的各种矛盾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谅解;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互相支持反对各种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毛教员亲自为抗大制定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每一个学员的座右铭。大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赤诚相见、取长补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团结奋斗,使抗大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抗大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广大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成为懂政治、懂军事、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指挥员。在抗日战争中,抗大总校和分校共培养了20多万革命干部,为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毛教员在纪念抗大三周年时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四、

  党内教育的伟大创举--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但就全党来说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自遵义会议以来,党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但还没来得及从思想上、政治上系统地彻底地清算这种错误,党的干部对这种错误的思想根源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抗日战争中,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新党员绝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又由于紧张残酷的战争环境,党来不及对几十万新党员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中国共产党展开了一场整风运动。

  1941年5月19日,毛教员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批判了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标志着整风运动正式开始。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教员在会上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主题报告。大家列举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种种表现和危害,认真地、尖锐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初步统一了党中央领导层的思想认识。在这次政治局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学习组,颁发了高级学习组的组织条例。为搞好高级干部的学习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了《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和《六大以来》等学习文件。高级干部整风学习的开展及党内思想认识的趋于一致,为全党普遍整风做了重要的准备。

  1942年2月上旬,毛教员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这是当时报告的原题目,后来出版《毛泽东选集》第3卷时,改为《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全面阐述了整风的任务和方针,整风运动随即在全党范围内展开。“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全党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整风的方法步骤是认真阅读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总结经验,逐步取得思想认识的一致,增强党性,改进工作。”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整风过程中,中共中央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一些领导干部带头深人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共中央的一些工作部门和中央局、分局,也组织调查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从1943年9月起,中央领导层的整风进入深入讨论党的历史问题阶段。为了统一高级干部的思想,党中央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召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座谈会。揭发批判王明“左”倾错误,讨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的路线是非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深入揭发问题,提高认识。1944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党的历史问题,统一了党的历史重大问题认识,实际上对党的历史问题作了明确结论。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作出正式结论,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整风运动既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次整风,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现了在以毛教员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这次整风运动,也为党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发展和丰富了党的思想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学风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反对主观主义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书本知识的人要了解实际,而不能把理论当作教条;有工作经验的人要认真学习理论,不能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直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整风运动的全过程,不管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整风,还是全党的普遍整风,都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即使是犯了严重错误的王明、博古,也不是采取一切否定的态度,对做得对的,也予以承认和肯定对犯了错误的同志,思想问题要弄清楚,但对结论力求宽大。既弄清了思想问题又团结了同志,增强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这次整风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武器,也是思想教育的正确方法。

  第三,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次整风对犯错误的同志,不是采用“左”倾错误领导时期所实行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而是采用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斗争。通过整风,分清是非,弄清思想,提高觉悟,团结同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仅是这次整风运动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解决思想问题的正确方针,而且也是思想教育中应当始终坚持的正确方针。

  第四,树立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这次整风运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方面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中央规定的整风文件,另一方面大力提调查研究。“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状况,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设立以毛教员为主任的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组织调查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这次整风运动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与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注重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做好思想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姜思毅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第188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17页、第619页、第621--62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