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夜经济里看活力丨夏夜里的“豫味江湖”
夏日经济夜观察
河南日报记者 王歌
夜幕降临,河南人的美食地图渐次点亮。开封鼓楼夜市人潮涌动,现蒸的黄焖鱼、滋滋作响的烤肉串挑动游客味蕾;浚县古城的画舫里,沸腾的火锅与传统社火奇妙碰撞;郑州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西餐、新中式餐饮等给舌尖带来新鲜体验……各种滋味交织,勾勒出夏夜里的“豫味江湖”。
夜间餐饮为夜经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河南地区发生在夜间时段的消费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34%。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天气转暖,不少餐饮商家拉长营业时间,客流量实现翻番。今年“五一”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餐饮企业和夜市街区后发现,如今的“豫味江湖”里有了更多新“味道”。
竹编灯的光影随风摇曳,食客三三两两围坐在小餐桌旁谈天说地,轻松惬意……5月14日,夜色渐浓,位于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西门二楼的柳江螺味堂人气十足。“这家的食材是从广西运来的,味道正宗,而且环境也休闲,简直‘原版复制’广西夜生活。”郑州市民朱先生说。
店主马超不停招呼着新老食客,忙了好一阵才停下来。“我这儿卖的不仅仅是一碗粉,更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从广西回豫创业的马超是餐饮业的“老人儿”,在他看来,河南的夏夜和广西的一样迷人,有很多文章可做。“广西的夜生活相当丰富,我准备学习他们的模式,增加驻场歌手演出等项目,把二楼露台打造成一个夜间休闲市集。”他说。
同样在“夜间餐饮 ”上发力,巴奴则瞄准了“下半场”这个赛道。周日,洛阳市民李女士看完演唱会后,便和其他粉丝一同坐上了直达巴奴门店的客车,吃顿火锅,把快乐“拉长”。“夏日我们不少门店24小时营业,让看完演唱会或者夜游归来的顾客也能享受到美食。”巴奴毛肚火锅有关负责人介绍,优质的服务能够提升市民夜间消费的意愿,增强客户黏性。
美食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外地游客了解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坚持“味道就是王道”,河南多地老牌夜市摊位在网络的助力下,用好手艺满足了天南海北食客的味蕾。
祝家砂锅是开封西司夜市街上的老商户,“圈粉”了无数本地人。前两年,老板祝红飞搞起了直播,他拿手的砂锅成了“网红”,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
“在传统开封砂锅风味的基础上,我会根据各地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尽量让每位顾客吃得满意。”祝红飞对自家的产品相当有信心,“我的砂锅能吸引他们多来开封玩儿。”
商家发力,政策及相关支持也十分到位。据了解,今年我省聚焦提振餐饮消费,推出了“豫鉴美食”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各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美食 ”促消费活动,整合商文旅体资源,为消费者带来多元消费体验。此外,今年我省还发放多批零售餐饮类消费券,为百姓送上消费礼包,助力餐饮市场越来越红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夏天,新意满满的餐饮业让河南的夜经济滋味更足了。
专家解读
围绕“食”字引领新消费风潮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宋向清
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夜间餐饮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例如淄博烧烤、广西螺蛳粉等地方美食爆火,有力带动文旅消费、促进当地发展。这也给河南带来一些思考,是否可以围绕“食”字做文章,培养具有中原特色的消费新热点?北方的城市如何结合气候特点,打造热度贯穿全年的夜间餐饮消费?
在引领夜间餐饮消费风潮方面,河南有基础、有优势,比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各类美食的聚集地;开封夜市、洛阳美食等历史悠久、招牌响亮;郑州等城市集聚了大量青年人拼搏奋斗,商业氛围浓厚……这些都是夜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在用好这些资源的同时,河南需要结合新的消费趋势,通过有深度的运营、有准度的政策、有温度的服务,让中原大地的夜色释放出持久魅力。(河南日报记者 王歌 整理)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