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非遗花灯 理论宣讲 云南嵩明小街镇有“新”思

发布时间:2025-05-15 18:07:52

  近年来,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滇中花灯第一镇”文化底蕴,将花灯与政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结合起来,用花灯的表现形式来讲故事,将党的创新理论、群众生产生活政策以花灯小品、舞台剧、脱口秀、花灯歌舞等方式常态化向辖区群众开展政策理论宣讲。

  用好“花”资源

  嵩明小街镇是云南花灯主要流传地之一,群众喜欢听花灯也擅长唱花灯、跳花灯,几乎人人会唱。小街镇充分利用镇域文化中的花灯土壤,将新思想与民生话题有机融合编成花灯,先后将普法宣传编排成了脱口秀《小街镇方言释法》,将防电信诈骗宣传编排成花灯歌舞《全民反诈一条心》,将主流思想与镇域发展故事相结合编排舞台剧《一群人一座城》,将小街镇党员志愿者为辖区缺水群众送水上门的故事编排成舞台剧《水润心“甜”》等“花灯 理论宣讲”类的文艺作品。累计编排结合热点、重点工作主题的“非遗 宣讲”作品14部,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服务辖区群众12000余人次,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思想共鸣。

  找准群体“点”

  小街镇将志愿者和服务受众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两大主流群体,通过找准“兴趣点”与“关注点”的方式,让志愿者更愿意参与、群众更愿意倾听。通过共建协作、对点联系、赛事选拔、村(社区)推荐等途径整合全镇宣讲人才资源,吸纳辖区13名市县非遗传承人、1名滇剧民间艺术家和机关支部喜欢表演、有文艺特长的党员干部、村(社区)青年人才等充实到宣讲团队。二是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志愿者在每次宣讲活动结束后,都会向前来参与的群众发放心愿征求单,并将征求来的群众诉求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计划表,探索打造“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累计收集群众有效“点单”67份,收到群众“评单”51份,满意度达98%。

  找准“新”思路

  同时,小街镇活用媒体搭建“新”平台,搭建“线下 云端”宣讲平台,发动志愿者录制云宣讲视频,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和微信群进行发布,采用网络宣讲的方式,让宣讲插上“云翅膀”,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优势,使理论宣讲响彻每个角落,真正做到把理论宣讲从“云端”传到“心间”。在紧盯内容提升的同时,小街镇注重宣讲者的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宣讲员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提升宣讲稿件高度,并积极引导理论宣讲员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将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宣讲中,力争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宣讲,引导大家从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云南网记者 龙舟 通讯员 李若琳 李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