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坑坑洼洼的,进出都不方便”“晴天全是灰,雨天都是泥”“现在变化大了”“出行干净、方便”“走的人多了,生意也好了”……滇中新区直管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项目”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约71%。5月14日,记者走访该项目建设情况时,道路沿线群众纷纷为这一民生工程点赞。
近年来,滇中新区围绕“着力打造幸福新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推动新区幸福指数实现大提升。
通村公路作为片区的“毛细血管”,直接关系到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区域经济发展。为保障居民出行便利、安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交通运营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缩短城乡差距,2024年,滇中新区启动“直管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项目”。该项目共涉及大板桥、长水及小哨3个街道、21个社区、15条道路。
今年春节后,该项目15条道路的硬化及路面修复工程率先复工复产,全面开工建设。按照滇中新区管委会安排部署,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加强行业监督指导,狠抓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监督管理,要求项目各参建单位紧盯工期目标,精心组织施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工,让民生工程早日发挥效用。同时,协调街道及社区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对沿线村民进行充分告知,争取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施工期间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云南滇中恒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新区直管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得以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复兴公路、沙沟公路、老一朵云公路等12条道路的硬化施工,工程总体进度完成约71%,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环境,提升了交通安全性、便捷性和运营效率。
道顺民心畅,路通百业兴。沙沟四号路横穿红沙坡小村,于今年2月底开工,3月中旬完工,修成了宽4米的水泥路。“以前是土路,下雨天全是泥巴,回家一踩,全脏了。出租车都不愿意开进来接人,回来的也不愿送进来。”从普洱到这里租房住的刀运会回忆。她说,修路后变化很明显,雨天出行干净多了,家里人跑车也更方便了。
云南中成不锈钢厨房设备有限公司的大门就在路边。该公司负责人贾莹利说:“原来道路坑坑洼洼的,骑电动车进出不方便,货车来厂里拉货也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政府为大家解决了一件烦心事。”
新发二号路是附近羊桃箐、新发、石灰窑、阿底等村子连接空港大道的主要道路,于今年3月初开工,4月初完工,已修成宽6米的沥青道路。一位领着4个孩子走在路上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附近,路修好了,更安全方便了,连孩子们都开心。
“老路常年失修,晴天全是灰,雨天都是泥,现在方便、干净多了,走的人多了,带动店里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提升了20%。”路旁的厂口豆花牛肉长水店经营户周晗说,原来从家里到店上宁肯绕路走,现在新路好走,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进出、买菜也都很方便。
鑫洋酒水批发店的员工张先生告诉记者,“路修好以后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经常碰到有人来问附近哪里有房子出租,来租房子的人都更多了。”
滇中新区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仍在建设中的关箐村公路、张家屯公路、上对龙村委会-两岔箐桥道路等3条道路的硬化施工,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保障居民出行便利、安全,圆满完成“滇中新区直管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任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云南网记者 喻劲猛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