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李克勤|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考试可以重来:为救同学错过考试的姜昭鹏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发布时间:2025-05-15 16:16:14

  李克勤(jixuie)题记:刚刚看了一些央视的新闻报道,5月10日山东烟台一位叫姜昭鹏的学生在去职教高考考场的网约车上,勇救突发疾病同学获得了包括医生、烟台政法委、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奖励,省招办及时给予姜昭鹏语文(用副题)补考资格。与姜昭鹏一起采取措施及时抢救的网约车司机王涛也受到表彰。央视的报道也很及时,说明社会对好人好事的赞誉逐步及时化了。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考试可以重来。】

  这是一个朴素的说法,却反映了高山的品格。

  01

  —

  央视新闻报道姜昭鹏事迹

  姜昭鹏发现同学在网约车上出现异常,一边告诉司机情况,一边实施对病危同学进行抢救。

  司机沉着冷静,与交警及时报告后,得到允许闯红灯指令后,只用了7分钟就把病人送到了医院。

  这里也要为当时指挥的交警点赞!

  02

  —

  恢复社会人人争做好人好事的风气:理所应当

  姜昭鹏和王涛,偶然遇到了紧急情况,两人虽然不认识,但在世界观上有共同点——那就是见义勇为,做好人好事。

  这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普遍自觉的习惯。

  在某一个阶段,出了岔道,搞得人们都不敢做好人好事了,因为做了好事还得受到惩罚的事件被广泛传播——那是极不正常的。现在社会大多数人意识到了问题,像姜昭鹏、王涛这样的人率先走出了新的步子。

  这是可喜的道器变通之变。

  新闻媒体也及时跟上了,我们何不都行动起来呢?

  大家一起来为好人好事点赞吧~

  再发一点议论:

 毛主席在教育新人方面有整套想法说法做法,这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到了延安时期就形成无形的文化氛围,这个文化氛围通过解放区逐渐扩大到了全国。毛泽东文化哺育一代新人,包括一大批像张思德、董成瑞、刘胡兰这样的英雄豪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抗美援朝更是英雄辈出,再到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发出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英雄豪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英雄见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真是蔚然成风——这就是哺育英雄豪杰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恐怕这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文化氛围就是毛泽东文化,超越了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英雄文化,包括苏联的红色文化。

  第一,向英雄看齐——成了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每一个稍微有点觉悟的人,都会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自己跟着英雄模范往前走;第二,每当有新的英雄事迹产生,总会为自觉学英雄见行动的社会运动推波助澜;

  第三,以上两条有坚定执行路线的干部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

  <这样,全社会就始终处在这样的循环之中——老英雄传帮带,新英雄不断涌现。这种景象在毛主席晚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不带偏见看待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这里说的英雄豪杰指的是在广播电台、报纸杂志上报道的英雄人物,还有更多的好人好事会在基层,如工厂车间、农村人民公社、解放军连队都有的墙报上反映出来。这样的好人好事实际上是准英雄豪杰的储备。那个时候人们对英雄模范的追崇,对好人好事的推崇,其热情、激情与那种对明星的追逐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有益于个人健康成长的精神追求,后者则多是对个人兴趣、偏好、欲望的追求,前者是公益性的,后者这是个人个性化的。在哺育一代接一代英雄豪杰上,毛泽东文化异而优,独树一帜,谁也否定不了在那激情燃烧岁月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这样的景象会不会重现?事在人为,你信不信?那种一天到晚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可能的人,在道层面就是右倾保守,不敢去开拓进取。世界上的奇迹怎么创造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任何人间奇迹都是靠人去创造的。

  李克勤后记:

  大家一起来为好人好事点赞吧~姜昭鹏见义勇为的做法实际上就是他给社会的一份包括语文考试在内的答卷,最好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