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美国有没有衰退?

发布时间:2025-05-13 19:16:55

  美国衰退是当今世界一个时髦的话题,大多数人包括美国人自己都认为美国正在衰退,其理由是美国制造业的萎缩,经济增长缓慢,中产阶级贫困化,社会矛盾与动荡加剧,等等。所以,倒逼制造业回流是使美国再次伟大的基础。但是,针对此观点,最近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撰文认为,倒逼制造业回流美国是一种错觉,不仅不可能,而且成本巨大并有害于美国经济。事实上,制造业衰退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主导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创新,而不是传统制造业。在这方面美国不是衰退了,而是变得更加强大了。不是贸易逆差,而是贸易顺差。那么,如此又何来美国衰退之说呢?

  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曾经分析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工业社会,绝大部分劳动力从事采掘和提取自然资源的工业,矿业、渔业、林业、农业。生活主要是同自然竞争。工业社会,是商品生产的社会,生活是与经过加工的自然界进行竞争。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因此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里主要考虑的不是纯粹的体力或者能源而是信息,主要人物是专业人员。同样,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也认为,后工业社会最关键的资源将不再是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也不是农业化时代的土地,而是知识。所以,后工业化时代是“知识社会”的时代。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关于美国有没有衰退?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学者就有过争论。大多认为美国衰退不可避免,美国是在重蹈大英帝国的覆辙,世界将进入“霸权之后”的时代。但是,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国家与市场》一书中认为,美国衰退只是表象,实际上美国是更加强大了。不错,美国制造业萎缩,经济增长减缓,产业空心化,中产阶级贫困化,等等,显示美国正在衰退。但是,这难道不正是美国去工业化,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结果吗?不错,美国在世界产出中的份额是减少了,但是仅仅计算产量或工业品出口,而忽视美国在世界服务业,金融,保险,数据储存和等服务业市场所占的份额,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正是这些服务业如今对美国来讲是更为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是影响其它行业非常有效的权力源泉。当然,麻烦的是,估计美国在世界服务业中的份额要比估计美国在制成品产量中的份额困难得多,因为它们的交易难以统计。另外,美国的份额还应该加上美国的海外投资回报,对于美国企业来讲,海外经营往往比本国市场更加重要。但是,想通过仔细查阅公司账目找出海外业务究竟有多少,也是很困难的。所以,从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来讲,仅仅关注制造业是目光短浅的,就像只关注19世纪后期英国农业产量与世界农业总产量的比率一样。

  对比美国,如果说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那么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工业化国家向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与过渡。过去40年无疑是中国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一举从一个落后工业化国家转变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经济体国家,这是人类历史的创举。显然,中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也离不开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进程以及由此推动的产业转移和全球化,可以说中国是过去四十年里,美国与西方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与对外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对此如同现在的城市已经不再是制造业的中心,而是金融服务业的中心,是知识与创新的中心。制造业被不断地转移到城市周边的城镇与乡村。同样,当今世界体系的中心也将不再是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而是知识与创新的经济体大国与地区,制造业中心将被不断地转移到世界体系或者说全球产业链的半边缘与边缘地区和国家。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与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制造业转移到了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然后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又转移到了中国。

  而目前经过40年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经济与社会同样正在面临一场新的大转型。一方面,产能过剩,旧的产业被淘汰,或者转移到越南,东南亚与印度等国家,经济增长将呈现下滑趋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中产阶级面临“贫困化”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又将面临如何向“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转型与发展,由此也将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那么,中国经济发展是“见顶”了呢?还是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是停滞衰退了呢?还是将变得更加强大了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