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昆仑润滑:自主研发铸就硬核科技实力

发布时间:2025-05-11 18:39:46

  2月20日,中国石油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 10910 米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在这场极限挑战中,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昆仑润滑自主研发的齿轮油、液压油和润滑脂产品,以卓越的产品品质以及稳定可靠的供应,与合作企业共同铸就了“中国深度”。

  作为中国石油旗下唯一的润滑油品牌,昆仑润滑始终以自主研发开展技术攻关,为大国重器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石油运输车辆在进行装载作业】

  开拓者: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昆仑润滑自主研发成果丰硕:20世纪50年代,为新中国炼制第一滴润滑油、炼制第一滴润滑脂;20世纪60年代,成功研发8号航空润滑油、舰艇润滑油等;20世纪70年代,首次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供润滑油……

  进入21世纪,高端制造业普遍面临高速、高压、高温三大世界性润滑技术难题。昆仑润滑经过几十年持续投入研发,攻克了这三大难题。昆仑润滑为大亚湾核电站提供国产长寿命汽轮机油,连续运行10年、实现“零故障”;昆仑润滑变压器油全面应用于38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全球市场占有率95%以上,以高性能守护“电力动脉”;2015年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组齿轮箱油,传动效率比当时在用的日本油和德国油分别提高3%和15%,高速抗擦性能比日本油和德国油分别提高67%和33%。

  【昆仑润滑生产的冰箱压缩机配套冷冻机油】

  突围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

  昆仑润滑始终坚守“自有技术、自有配方、自有资源”的战略定力,依托中国石油基础油资源与自主添加剂技术优势,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职责使命。同时,与产业链下游客户、消费者也建立了持久而稳定的供需关系。昆仑润滑与特变电工深度协同创新,针对变压器油性能瓶颈,双方通过基础油与添加剂的千百次配比优化,攻克技术难关,实现100%国产替代。双方共同参与了白鹤滩—江苏、陕北—武汉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及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并在新疆若羌、阿勒泰等750千伏变电站实现 100% 应用。

  特高压领域之外,昆仑润滑以“自主可控”为纲,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织就润滑油产业的科技“经纬”——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润滑重点实验室、润滑材料研究院,构建“1 N”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联合体;集中资源加快推进重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参与编写中国自主D1柴油机油标准 ,制定首个ASTM 标准、PCL基础油规范;解决核心添加剂、合成基础油、化工单体等高价值产品依赖进口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17年起昆仑润滑正式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

  新赛道: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在山西晋中,昆仑润滑研发团队深入生产一线,与吉利商用车的工程师团队携手攻克甲醇机油技术难题,为甲醇发动机的润滑技术创新提供了自主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技术及甲醇发动机油标准的发展,助力提升国产新能源商用车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新能源革命的浪潮,昆仑润滑积极响应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号召,深度落实“双碳”战略,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实现从“卖产品”向“提供润滑整体解决方案”、从研发“润滑油”向研发“润滑材料”的两个转变。从风电齿轮油打破技术壁垒,到参与编制我国首个自主创新柴油机油国家标准;从低气味车辆齿轮油的成功实现市场转化并全面应用,到新能源材料的跨界创新,每一项技术都是新赛道上的里程碑。

  目前,昆仑润滑已经成功研发并量产多种新型润滑材料,其中,特色润滑脂、新型无灰分散剂、自主技术功能性单剂等共计50余种产品,实现了进口产品替代,保证了润滑油全产业链的供应。2015年,昆仑润滑以“星辰大海”为目标,进军工业机器人油脂润滑领域,10年来,昆仑润滑始终助力护航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从填补空白到标准输出,从跟跑到领跑,昆仑润滑助力“中国制造”不断创新发展。展望未来,昆仑润滑将以奋斗之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之举开创世界一流润滑材料公司建设新局面。(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