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全面提升水库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弥勒市在册登记水库120座,总库容2.4亿立方米。全市锚定水库不垮坝目标,在完成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在太平、洗洒、雨补3座中型水库探索构建“四全”管理,完善“四制(治)”体系,强化“四预”措施,加强“四管”工作。
抢抓政策机遇,超前布局谋发展
弥勒市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指导意见》,采取有效举措,超前统筹谋划编制了中型水库安全监测及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并成功申报,2023年获得增发国债资金1400万元项目支持,为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智慧化改造强化了保障。
构建智能监测,全程保驾护安全
构建“1 3 N”智能监测平台,即1个功能强大的水库矩阵化管理平台,搭载3项核心技术装备(渗流监测、无人机自动巡检、视觉机器人监测),实现N个终端全面覆盖,监测要素无一遗漏。给每座水库配备了一位“超级管家”,实时掌握水库“健康状况”。
先进装备加持,全天候守护安全
创新打造“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多维度动态监测体系,各类先进设备齐上阵,实现水库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数据精准可靠,响应快速高效,让水库一举一动都尽在掌握中。太平水库自动测量机器人每天对大坝变形进行精准测量,实时反馈数据,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预警机制;无人机实现了对库区复杂地形区域的快速巡查,原本需要数小时的人力巡检工作压缩到数分钟内完成。
强化数字预演,防汛安全“双保险”
通过大坝安全监测预报预警及调度方案数字化预演,将气象预报与水文模型紧密结合,精准预判洪水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提前做好防范。汛期强降雨来临前,平台可通过数字化预演提前精准预测洪水波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及时有效制定泄洪预案,保障下游村镇人口安全,避免潜在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AI技术融合,智慧管控精准分析
管理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化身“智慧大脑”,对水库运行状态、风险隐患进行精准实时感知和智能分析,为管理者防汛工作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智慧决策支撑。雨补水库在引入AI技术后,可通过实时的数据挖掘与风险预测,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风险,帮助工作人员高效部署应对措施,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
强化资金保障,统筹水网监测调度
2021年来,弥勒市累计投入1043万元用于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投资862万元,对62座小(2)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61座(2)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进行建设,并整合现有资源与智慧灌区系统,构建现代化水库区域矩阵,实现全市水网联网监测与统筹调度管理。
弥勒市将充分利用现代AI智能视频监控、大坝渗流监测、无人机巡查检查等现代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水库运行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贡献更多弥勒经验。
云南网记者 段芃 通讯员 陆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