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航空港“对话”青年焦裕禄
□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叶舜
青春只有一次,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
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省重点项目——郑州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项目的青年党员们来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营镇卢家村,走进焦裕禄大营事迹展览馆接受心灵洗礼。在这里,27岁的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楚纪鹏和青年焦裕禄跨越时空展开“对话”,寻找破解“青春焦虑”的方法。
建设中的交易中心位于郑州国际陆港新址东南侧,工地就在大营镇玉陈村西的荒地上。相对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让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楚纪鹏一度不太适应。
“1948年8月,26岁的焦裕禄在原大营区担任区委副书记兼副区长,这就是他当年生活的场景。”随着大营镇党群办工作人员王婷婷的解说,映入眼帘的是简陋的桌子、破旧的小床……在这样的环境下,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剿匪治乱、土改治穷、种树治沙,完成了大营从乱到治的“三部曲”。
“现在的条件比当年好千百倍,我们哪有理由挑肥拣瘦、喊苦叫屈?”楚纪鹏感慨地说,焦裕禄的生活俭朴、勤俭办事,诠释了艰苦奋斗的真正内涵,他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
参观结束,青年党员们拿起扫把、毛巾,怀着崇敬的心情里里外外打扫展览馆。
交易中心一期总投资约47亿元,规模体量大、投资强度大。作为项目物流建设公司投资发展部主要成员之一,楚纪鹏常常感到“压力山大”。
他轻轻擦拭焦裕禄汉白玉雕像,顺着雕像的目光,看到的是成排的树木、盛开的花朵、青青的麦田——焦裕禄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摸索防风治沙的方法,在大营村北的沙化土地上植树造林500余亩,开辟了当地第一个防风固沙林区,让茅草不生的沙岗渐渐成为一方方良田。
青年焦裕禄面对漫天黄沙,心中装着对希望田野的美好憧憬,所以迎难而上;青年楚纪鹏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也看到建成后的交易中心将成为国家农资储备物流中心、内陆地区最大的农资进口基地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配置中心、战略保障中心等,将在促进国家化肥及农资产业链发展、助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内心泛起和青年焦裕禄一样的豪情。
党旗飘扬,全体青年党员面对焦裕禄雕像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
焦裕禄浅笑的雕像温暖而有力量,定格在青春的模样。“青春不光是年龄和身体,更是态度和精神。揣着服务人民、建设国家的理想,就可以永葆青春。”楚纪鹏此行收获满满,对着焦裕禄雕像深深鞠躬。
王婷婷介绍,焦裕禄大营事迹展览馆去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其中超过一半是青年党员,他们和楚纪鹏一样汲取精神力量,实现了青春的成长。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