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侯立虹|吴桂贤,书写了劳动光荣丰碑 ——五一特忆新中国老劳模

发布时间:2025-05-02 21:18:22

  五一劳动节到来之前,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前夕,亦即2025年4月25日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闻名的优秀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位女副总理吴桂贤同志在深圳医院病逝,所以今年的劳动节特别怀念这位杰出的领导者与卓越的奉献者,她书写了永远不可磨灭永垂共和国史册的劳动光荣的丰碑。

  百度吴桂贤(1938年—2025年4月25日),女,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1951年,吴桂贤进入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1968年后,陆续担任西北国棉一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主任,咸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常委。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仍然当选为中央委员。1977年9月申请辞去副总理职务,同年经中央批准回到西北国棉一厂,1978年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6月起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厂工会主席,1988年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退休。2025年4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医院逝世,享年87岁。 吴桂贤是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女工,是新中国久负盛名的工业女劳模,自1958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标兵,多次被评为三好学员、优秀学员。1964年、1966年连续两次被评选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65年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因成绩卓著作为工人阶级代表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院副总理,书写了劳动人民光荣和劳动光荣的辉煌。

  吴桂贤书写的劳动光荣,最突出的是把劳动从谋生手段升华为建设祖国的自觉。吴桂贤1938年出生河南巩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51年13岁的吴桂贤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独自出门谋职立业,怎奈她太小,小小的年纪,小小的个子,如何找工作?先是给远房姨妈家打杂,后来又给姨妈的侄子带孩子,当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纺织厂——陕西西北国棉一厂对外招工时,年仅13岁的吴桂贤就踮着脚尖,瞒报了3岁参加了招工。因为招工年龄最小16岁,吴桂贤瞒住年龄可瞒不住瘦小的身架,招工人员不相信她有16岁婉言谢绝,可她的坚强与倔强又打动了招工负责人,破例招了一名“童工”。从此,吴桂贤成了西北国棉一厂也是新中国第一批纺织工人,也从此增加了改写劳动目的,把劳动由谋生手段上升为建设社会主义,为祖国添砖加瓦的高度政治自觉。吴桂贤不仅有一股饱满的劳动热情,还有一股炽热向上的政治热情,1955年入团,1958年入党,被调到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八大代表赵梦桃小组,并担任赵梦桃所在小组的党小组长,赵梦桃虽年龄只比吴桂贤长三岁,但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劳模明星,吴桂贤不仅向赵梦桃请教纺织生产技术,还切磋攻克纺织技术难关,使吴桂贤至成长很快,不幸的是赵梦桃患癌症去世, 吴桂贤带领“赵梦桃小组”学习发扬“赵梦桃精神”,年年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标兵,将接头速度从每分钟40次提升到60次,用自制竹片代替进口钢片节约外汇,创造出“万锭不断头”的全国纪录等奇迹,全国纺织系统都学习以赵梦桃小组为代表的西北国棉一厂班组的生产和管理经验。自此吴桂贤把劳动光荣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与工人阶级管理国家为祖国分忧解难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亘古未有的劳动品质升华,写就了劳动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写就了劳动的最大创造和最大辉煌。

  吴桂贤书写的劳动光荣,最耀眼的是把劳动当作不忘劳动人民本色的标识。吴桂贤1958年以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标兵,多次被评为三好学员、优秀学员,成为闻名全国的女劳模,而且作为劳模代表1964年、1966年连续两次被评选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还见到了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毛主席;1965年吴桂贤以个人和赵梦桃小组代表的名义,出席西北公交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还被推选为西北国棉一厂副厂长。虽然职务变了,荣誉也数不清的多,但她劳动的本色始终没有变,一直坚持劳动,一直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此后她又连续在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还作为“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干部被提拔到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她依旧把自己当作工人的一员,当作西北国棉一厂一个普通工人。尤其是四届人大伟人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提出要从工农兵中选拔干部,当时需要从工人中选拔一名副总理,而且要求是女性。周恩来提名,中央组织部审查,呈报毛主席批示同意,吴桂贤在四届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上被选举后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而且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依旧保持着工人阶级的劳动本色。这表现在吴桂贤到了北京当副总理,还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国棉一厂76元的工资。无论是在政治局开会或在国务院开会,喝茶水要交2角钱的茶叶费。吴桂贤每次都只喝白开水,不喝茶水。服务员问她:“吴副总理,您为什么不喝茶?”她笑笑说:“我不爱喝茶,怕睡不着觉”;也表现在她每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宴会,她都要按规定交餐费,绝不沾国家一点光,不搞一点特殊;还表现在她分管纺织部、卫生部和工青妇工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与农民副总理陈永贵一起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1975年9月,经毛主席批准,吴桂贤回到西北国棉一厂参加劳动。赵梦桃小组的姐妹们兴高采烈:“吴大姐又回来了!当了副总理还和咱工人一个样,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吴桂贤书写的劳动光荣,最感人的是让劳动写出坦然面对从基层成为副总理又从副总理回到基层,创造史无前例极度跨越的能上能下崇高品质。吴桂贤从基层普通女工成长为副总理让中国乃至世界感到惊异,又主动要求从堂堂副总理回到原来的基层,没有丝毫的不适应,没有丝毫的自卑,那么坦然面对令人惊异的大起大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她自己和那个时代“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是发展一只花,哪里能开往哪插”(伟人语录)高度觉悟和崇高情怀。吴桂贤1977年主动打报告给党中央,要求辞去副总理,回到西北国棉一厂去,回到赵梦桃小组去。李先念同志在国务院紫光阁专门见她,鼓励她“你是先进工人代表上来的,在中央工作三年,总的不错,你还年轻,回去好好工作”,吴桂贤保证“过去是怎么工作的,现在和今后仍然会怎么去工作”。根据中央意见吴桂贤回到了西北国棉一厂担任党委副书记,而且回到咸阳一天也没休息,就赶着去上当晚的夜班,丢下行李,佩上白围腰,戴上工作帽,就到车间上班去了。她还和原来一样,挡四台车,一台不少,保质保量完成了当天任务。她说“我始终不会忘记,我是个纺织工人”,回到厂里,回到工人姐妹们身边,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吴桂贤真的把陕西咸阳,西北国棉一厂,当作政治生命的起点,也当作创造劳动光荣劳动奇迹的精神源头。有篇文章指出:吴桂贤同志的政治生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13岁进入西北国棉一厂成为“童工”,在设备简陋的纺织车间创下“万锭不断头”全国纪录;37岁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推动轻工业部建立“工人智囊团”,将车间管理经验转化为政策制定依据;1977年主动辞去副总理职务重返基层,继续在纺织企业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这一系列选择,既体现了我党“三三制”干部培养机制的实践成果,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政治本色和能上能下的高尚品德。吴桂贤同志在基层是劳动模范,在国家决策接地气,主动辞职返回基层工作的品质,在当代看重提拔不愿到基层的环境下尤为重要(参自周忠:从吴桂贤同志的历史定位看党史叙述的严肃性与整体性,昆仑策研究院2025年04月30日 05:41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一讲话”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新中国纺织劳模吴桂贤就突出体现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的定位,她的事迹和精神的确值得全社会学习弘扬,尤其是吴桂贤“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的崇高境界,更为劳模树立了楷模。

  吴桂贤书写的劳动光荣,最核心的是拒绝自私自利玷污抹黑劳动,顶住“一切向钱看”改变劳动性质和本色的腐蚀,永远守住新中国劳模“拒腐蚀永不沾”政治定力和优良传统。吴桂贤的难能可贵,是保持劳动的真正光荣,拒绝社会不正之风改变劳动的性质和本色,旗帜鲜明反对利用坑蒙拐骗梦想一夜暴富等对劳动的抹黑,身体力行捍卫劳动的真正光荣。比如1981年吴桂贤接到通知,上级要按省辖市副职给她安排工作,在一些人看来副市长比副厂长权力大多了,多少领导干部求之不得的事,可吴桂贤却不愿离开西北国棉一厂,只愿意到厂里上班,最后省委安排她担任厂党委副书记(副处级归省管干部),别人感到惋惜,吴桂贤却非常满意,凭着对劳动本色的坚守,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再次获得劳模称号。再比如社会上刮起一切向钱看歪风,她没有丝毫动摇,既没有像一些人那样靠以前的名气捞钱,也没有让自己的的劳模称号受到铜臭的腐蚀。市场经济大潮荡起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污泥浊水,泛起坑蒙拐骗的沉渣,她始终守住自己劳动创造光荣的道,即使吴桂贤1988年受邀来到了深圳,在她的带领之下深圳的鸿华印染厂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纺织印染企业,还成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深圳一干就是将近20个年头,可直到退休她也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成为富婆。倒是整日的忙碌让吴桂重新找回了当初的感觉,找到了当初在厂子里跟赵梦桃学习讨论纺织技术的那段最快乐时光的感觉,她是真正的热爱工作,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群众。只有当她得知自己按团级标准拿退休金后,认为有否定劳模贡献和劳动价值劳动成果味道,才决定向上反映,使自己从2004年4月起享受正厅级退休金待遇。吴桂贤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光荣是与劳动紧紧连在一起的,从不吃老本,从不在群众面前摆劳模的谱,从来都是一直陪在群众身边的和蔼的吴大姐,退休之后也依旧闲不下来,继续用劳动书写夕阳红。退休后的吴桂贤,没有像别人那样过着安逸清闲的生活,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她觉得自己就是贫苦出生,更能体会苦命孩子的痛苦,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孩子们。后来还加入了中国教育基金会,并且担任广州扶贫会的主席。晚年时被人问到为什么还要忙碌,吴桂贤这么说道“我知道自己跑不动了,我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我就是放不下大山里的那些孩子们,能做些什么我就尽量多做些,能多帮助一个孩子我也是快乐的。”到了吴桂贤80岁时,她担任了广东省爱牙工程的公益顾问,依旧奔赴在公益事业的第一线,仿佛她的时间始终属于劳动奉献,永远不想为自己留下一点。对于自己做出的贡献,吴桂贤说“我只是一个牵线人,爱心人士才是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参自她从纺织女工到副总理,退休时按团级标准发放工资,活了87岁 网易号2025-04-29 15:32:55 来源: 芳芳历史烩 河南)。有人以题目“继续创业”赋诗夸赞吴桂贤“改革浪潮回旧岸,创业艰辛迎奋战。身位变,士兵先,职务高低无私怨。南下又把公司办,暮晚夕阳光热灿。人生磨难历春寒,葵花向党心没变”(劳动最光荣26——巾帼英雄吳桂贤,美篇2024-08-03)。习近平总书记“五一讲话”指出,10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吴桂贤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总书记对工人阶级的评价,用自己竖起的劳动光荣丰碑,镌刻了工人阶级“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吴桂贤,从纺织女工到国务院副总理,又回归基层,退休后仍为人民奔波,不为高位,不为富贵,真的是时代楷模,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真的需要吴桂贤这样的无私奉献。在当官就想捞钱,提拔了就想往更高的职位爬,尤其需要吴桂贤这样的能上能下的楷模。然而,就是这样劳模,这样的楷模,有人硬要给吴桂贤书写的劳动光荣贴上政治标签而诋毁,硬要对吴桂贤创造的劳动光荣搞历史虚无,正义之士不答应,人民群众不答应,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答应,针对个别媒体在报道吴桂贤同志逝世时使用“特殊年代的副总理”等看似中性实则暗含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表述,有正义之士奋起纠错,提出这种将党的历史机械切割为“特殊年代”与“正常时期”的叙事方式,本质上是对党史整体性的否定,更是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变相解构。通过吴桂贤同志13岁进入西北国棉一厂成为“童工”,在设备简陋的纺织车间创下“万锭不断头”全国纪录;37岁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推动轻工业部建立“工人智囊团”,将车间管理经验转化为政策制定依据;1977年主动辞去副总理职务重返基层,继续在纺织企业发挥技术骨干作用等一系列选择,通过吴桂贤同志在基层是劳动模范,在国家决策接地气,主动辞职返回基层工作的崇高品质,论证了吴桂贤政治生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揭示了吴桂贤同志劳动精神与政治品格统一的历史贡献(参自周忠:从吴桂贤同志的历史定位看党史叙述的严肃性与整体性,昆仑策研究院2025年04月30日 05:41北京)。

  吴桂贤是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女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院副总理,是新中国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是自1958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标兵,多次被评为三好学员、优秀学员,1964年、1966年连续两次被评选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工人代表。她坚信的社会主义劳动光荣,实现了劳动价值最大化,她用一生守护的劳动光荣,彰显了劳模精神激励的最大化,她以劳动光荣的生产动力,昭告了劳动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最大化。

  吴桂贤创造了劳动光荣和劳动人民劳动的辉煌!

  吴桂贤竖起了劳动光荣和劳动人民劳动的丰碑!

  参考文章:1、习近平: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新华社,昆仑策研究院2025年04月29日 06:07北京;2、纺织女工当上副总理 吴桂贤大起大落人生之路,中国经济网2007年09月28日,来源人民网;3、她从纺织女工到副总理,退休时按团级标准发放工资,活了87岁 网易号2025-04-29 15:32:55 来源: 芳芳历史烩河南;4、吴桂贤:从纺织女工到女副总理,仍忘不了白围兜、白帽子,今日头条2022-06-30 15:56·秦州融媒。

  2025年5月

  附吴桂贤劳动照片

  在西北西北国棉一厂劳动

  吴桂贤左与李素文、陈永贵在大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