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6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了解到,为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整治工作,省政府统筹协调相关地区、部门扎实推进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专项治理工作,以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着力化解群众“忧薪事”,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办结政府和国企项目欠薪线索528件,为4719名劳动者追回薪资7309.34万元。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根治欠薪、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省政府分管领导定期调度欠薪治理,带队赴8个市州开展实地调研,确保
6月6日,来安县张山镇倒桥村“果乐园”共富工坊内,油桃、毛桃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该共富工坊采用“党组织 合作社 农户”模式运作,现桃园达97亩,种植多种优质桃类,今年预计产量30万斤。通讯员吕华摄
6月5日清晨,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八卦村生态龙虾养殖基地,养殖户沐着晨光驾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投喂小龙虾。近年来,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和优质水资源,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特约摄影王文生通讯员刘斌摄
近日,在马鞍山市和县科技馆,来自功桥镇的30名学生正在与“机器狗”进行现场互动,感受科技的魅力。通讯员秦祖泉摄6月10日,在合肥市十里庙小学,小学生在体验XR设备。当天,“AI魔法世界”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该校,学生通过XR设备等互动体验,沉浸式感受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
昨天,记者从2025北京CBD论坛年会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首条“限时步行街”——CBD金汇路限时步行街将于6月13日开街。北京CBD建成了全市首个集政务与招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近500家企业提供从招商到落地“一站式”服务,并设立了北京CBD外资综合服务站,为外资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北京CBD持续营造友好型消费环境,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便利境外旅客购物退税,北京SKP、SKP-S以及燕莎奥特莱斯等陆续纳入试点商店
联合打造旅游线路、推介特色旅游产品,跨区域联动免票引流……京张两地地缘相接,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大京西文旅联盟”应运而生。昨天,记者从北京门头沟区获悉,今年“大京西文旅联盟”已增至9个地区,今春以来,京张两地联合举办了多场活动,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今年“五一”假期,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打造“109国道漫游精品路线”“京蔚高速快游精品路线”“108国道微度假精品路线”“祈福纳祥精品路线”“大京西文旅联盟休闲旅游精品路线”5条文旅体验路线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评卷工作分科目集中进行,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6月27日至7月1日,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据介绍,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
6月10日下午5时,随着最后一门地理科目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2025年北京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评卷工作分科目集中进行,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6月27日至7月1日,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立足资源优势,创新采用“建良田、育良种、施良策、聚良品”的“四良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6月9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8000公顷,总产量2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带动11万户农户增收5500万元。湟中区大力推广“脱毒种薯 轮作 新型肥料 新技术设备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创建40个百亩田、10个千亩方和1个万亩片,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
帐篷民宿。栾雨嘉摄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5月21日,踏入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的能科景区,沿着蜿蜒的木栈道前行,广袤无垠的草原在脚下铺展至天际。景区既彰显浓郁的民族风情,又为游客打造了亲近自然、感受草原魅力的诗意空间
近日,一家钢铁制品企业通过全国海关首个智能化CBAM填报辅助系统填报CBAM表单,1小时后,企业得到详尽的CBAM报表,完成欧盟及进口商的填报要求。6月8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这个由该海关在全国首创推出的CBAM填报辅助系统,日前通过海关总署自贸创新举措备案。成都海关碳政策研究团队还加大对企调研力度,了解到四川锂电企业在应对欧盟“电池法案”中的碳足迹核算要求时,存在国内与欧盟计算规则和要求不一致等难题
在许昌市魏都区文峰街道河西社区,87岁的朱美娥奶奶教孩子们用五谷杂粮制作五谷粘字。这样温馨的场景,正是我省大力推动实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的缩影。从今年3月开始,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省遴选31个社区作为省级试点,各省辖市遴选97个试点,推进“社工蓝”与“志愿红”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造福更多社区居民,温暖更多基层群众
5月20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传来消息。视频里,四只奶呼呼的荒漠猫幼崽紧紧依偎,它们刚出生不久,在管护员日常巡护中被发现。荒漠猫活跃繁衍、雪豹踪迹跨越东西、黑颈鹤翩翩起舞……野生动物的回归与繁盛,以其最敏感的感知力,印证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6月9日,我省2024年赴江苏省访学研修工作总结会暨2025年访学研修学员行前培训会在西宁召开。今年,我省重点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推进绿色算电协同发展,选派40名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赴江苏省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修,选派人数在以往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增长。选派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赴江苏省访学研修是我省持续扩容增量、创新蓄势赋能、破解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重要抓手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6月9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近日公布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青海省湟源马牙蚕豆、民和荞麦、互助马铃薯、泽库羊、贵德软梨、贵德冬小麦、贵南黑藏羊和柴达木枸杞等8个产品入选。至此,全省累计共有48个产品成功纳入该名录,产品覆盖全省8个市州,涵盖种植、畜禽、渔业三大类别,涉及牦牛、藏羊、中藏药材等9个产业品类、185家生产经营主体。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立足全省资源优势,持续深挖“土特产”潜力,围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全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