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市场上曾出现“天价”粽子,这些粽子以高档食材、奢华包装为噱头,价格远超普通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粽子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和追思,对其清廉正直的高洁品格的推崇。部分消费者,用“高端化”的节日食品换取面子和社交资本,折射出一种畸形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近日,民政部等19部门首次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9年和2035年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让老年群体在安享晚年的同时,支持身体状况好、有再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不仅是积极老龄观的体现,也是充分挖掘银发人力资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进入五月,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民主村,“桃梨花谷·多彩民主”经济林中的桃花已缀满枝头,吸引着游客如期来赴与春天的约会;峡门镇孙家庄村的养殖基地中,优质肉鸡活力十足,特色土鸡蛋整装待发……这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场景,正是民和县以党建为引领,多元举措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2024年底,全县22个乡镇312个村集体共计收益6214.3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杰主动破局,创新运用村“两委”班子管理项目“办事人”、镇政府负责人监管项目“谋事人”、村内群众监督项目“话事人”的运行模式,将废弃养殖场改造升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5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青海省健康乡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会同22个有关部门制定印发《青海省健康乡村建设5个实施方案》,对我省健康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既改善民生、促进健康福祉普惠共享,又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激活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石。深入推进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普及健康知识。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乡聘村用”,推动省市医院帮扶,专家下沉巡诊,培育基层特色专科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闪电新闻扎实开展“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报道,文化工作室记者蹲点即将开村的尼山鲁源村景区,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旅体验短视频专栏《Hi,鲁源村》。古昌平乡欢迎四方嘉宾,沉浸式演艺溯源中国文化之梦。专栏第三期《72贤夜游记》邀你跟随孔子的学生,在鲁源图卷光影交换的故事中,感受礼乐时空的烟火日常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成功飞夺泸定桥。2025年的同一时间,记者沿着318国道川藏段从康定经磨西、泸定桥前往成都,重走了红军长征路线中的一小段。磨西陈列馆里的一件件旧物,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炮雨,泸定桥上的铁链依旧还留有当年的热血温度
海南日报讯2025年端午节假期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临高县整合全域文旅资源,将推出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体验的系列主题活动,既有传承百年的渔家龙舟竞渡,也有时尚动感的电音派对,更有多元创新的亲子研学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度假需求。作为重头戏的新盈镇龙舟大赛将于5月31日下午2时启幕,42艘装饰华丽的传统龙舟将在中心渔港、头咀港等四个赛区展开角逐。毗邻赛场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将同步开放生态导览,吉海土窑餐厅推出富硒粽子等时令美食,形成“观赛 生态 美食”的特色旅游线路
今年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50周年。50年前的今天,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登山队员首次将测量觇标矗立于珠峰之巅,精确测得海拔高程,随后我国又于2005年、2020年组织实施了珠峰高程测量。特别是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和遥感监测等数据,可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提供第一手资料
5月18日,《中华有好戏》端午特别节目在石家庄录制。图为孙娜在台上表演。5月22日由河北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中华有好戏》端午特别节目在石家庄完成录制本次节目阵容强大剧种丰富裴艳玲、沈铁梅、于魁智、李胜素等17位梅花奖获得者携手戏迷票友同台献艺5月18日,《中华有好戏》端午特别节目在石家庄录制
非遗技艺、特色文旅、经贸商机齐聚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精彩启幕河北日报讯5月26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开幕。开幕活动上,省文化和旅游厅进行文旅资源推介,全方位展示河北文旅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推介会上推出针对日本游客的河北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包括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长城运河探索之旅、激情冰雪奥运之旅、中医药膳康养之旅、未来之城发现之旅
白洋淀上赛龙舟雄安新区举办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龙舟挑战赛图为5月24日雄安新区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龙舟挑战赛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龙舟逐浪,桨舞雄安。白洋淀上龙舟竞速,赛场外的民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5月25日,路其中在欧威制氧科技有限公司查看氧气罐装情况。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早年间,从一家国企辞职后,他曾辗转拉萨从事医疗设备销售
河北日报讯5月26日,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衡水试验站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揭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组建,聚焦农业水资源转化过程与节水增效机理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与技术攻关。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衡水试验站将聚焦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点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水—土—粮”生态纽带关系与适水种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级联效应与生产力提升途径、“环境—基因—表型”互作机制与高水效品种鉴选
认真捡拾每一处垃圾。景桂珍摄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五月的昆仑山风卷着沙粒掠过国道109线,王兴香的垃圾钳刚触到地面的矿泉水瓶,指节上的冻疮便隐隐作痛。她直起腰捶了捶后背,橙色工作服在阳光下泛着盐霜……七时的晨光里,两台满载工具的五菱宏光准时从格尔木市区驶出,14个这样的身影即将在接下来的12小时里,重复弯腰起身的动作上千次,用指尖的老茧丈量着从格尔木到昆仑山口的190公里天路——这是109国道环境卫生整治小组开始一天工作的日常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5月23日至2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青海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先后走进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巡讲团成员分享了采访经历和所思所悟,以新闻工作者的独特视角,展示时代前行风貌,凝聚奋进力量。巡讲内容丰富多元,感人至深。既有“牧民省长”尕布龙倾尽心血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的动人故事,也有“巡山大王”尕布藏、“治沙大王”石德荣的坚守奉献;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观测员服务国家战略彰显责任担当,到乡村振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