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宣布与稳定币支付公司BVNK合作时,a16z合伙人Chris Dixon三年前的预言:“货币应该像信息一样自由流动”。当时觉得这不过是硅谷精英的浪漫口号,直到看见Stripe、SpaceX这些科技巨头悄悄把稳定币塞进财务报表,a16z早已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传统VC押注应用层创新,a16z却直接买下了“金融乐高”的积木厂。他们2018年就领投了USD Coin发行方Circle的1.1亿融资,后来更是在MakerDAO、Anchor等协议里频繁现身。关键在于,这些投资不是分散的赌注,而像在组装一架隐形战机——稳定币是发动机,DeFi协议是燃料舱,合规通道则是隐身涂层。
就像互联网底层协议让数据全球流通,稳定币正在构建价值传输的“二进制代码”。这解释了为什么5月24日最新消息显示,他们甚至游说美国财政部将稳定币归类为“支付工具”而非证券,这种定位差异相当于把高速公路和收费站划归不同部门管理。
用户体验、监管套利、全球覆盖——a16z的稳定币战略像精准的手术刀。BVNK的商户系统,跨境结算确实比SWIFT快得像5G对比拨号上网;但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监管包围网”:一方面支持纽约州的严格合规框架,转身又投资专门服务东南亚无银行人口的稳定币项目。
这种双轨制暴露了真实意图。数据显示,使用USDC的跨境B2B支付成本仅有0.3%,而传统渠道平均抽成3%,这还没算上3-5个工作日的资金冻结期。
当Stripe收购加密基础设施公司Bridge时,这些看似散落的投资,实际在建立“数字美元登陆点”——Stripe负责商户接入,BVNK处理机构清算,USDC充当储备货币。有趣的是,这些企业多数已经进驻a16z在迈阿密的“Web3特区”,形成物理世界的协同效应。
但最精妙的莫过于监管博弈。他们一边资助Coinbase等合规派,另一边又支持Tornado Cash这类隐私协议。这种“左右互搏”看似矛盾,实则像下围棋时的“试应手”:不论监管风向如何变化,总有一枚棋子能存活下来。
这场金融基建的暗战早已超越技术范畴。当中国用数字人民币拓展贸易结算,美国科技资本正用稳定币重建金融支点。a16z的每一笔投资都在证明:未来的货币霸权,可能不再由央行大楼里的官员决定,而是诞生于硅谷沙山路上的风险投资会议室。
关键词标签:a16z为何力推稳定币,稳定币,a16z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