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新加坡稳定币牌照需以本地注册公司为主体,通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审核,完成从公司设立、牌照类型选择、资金与风控准备到最终审批的全流程合规操作。 这一过程涉及法律实体构建、资本金储备、技术系统验证、反洗钱(AML)机制设计等核心环节,需严格遵循MAS《支付服务法》及《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双重监管要求。
(一)主体设立:构建符合MAS要求的法律实体
注册新加坡公司:需至少1名股东(无国籍限制)和1名新加坡居民董事(持工作准证或公民身份),同时配备本地注册地址、公司秘书及合规官。
选择业务类型:根据《支付服务法》,稳定币发行属于“数字支付代币服务(DPT)”,需申请标准支付机构牌照(SPI)或大型支付机构牌照(MPI)。
资本金储备:SPI需10万新币基础资本,MPI需25万新币,且需额外准备经营缓冲资金。MAS要求储备资产(现金、3个月内银行存款、高评级短期债券)市值需覆盖流通稳定币面值,并委托独立托管人管理。
(二)牌照申请:提交材料与MAS审核
1.准备申请文件
公司注册证书、章程、白皮书(需明确代币机制、储备资产托管方案);
商业计划书(含服务范围、资金流图、技术架构、风控措施);
反洗钱/反恐融资(AML/CFT)政策(需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
审计报告(证明储备资产与流通量1:1锚定,需月度审计)。
2.MAS审核流程
初步审查:MAS分配案件官员,检查材料完整性,可能要求补充信息(如技术系统渗透测试报告);
面试环节:关键管理人员(CEO、CRO、合规官)需接受MAS面试,证明对监管要求的理解;
沙盒测试:创新业务可申请MAS沙盒,在限定范围内测试合规性(如快捷沙盒21天内获审批结果)。
(三)储备资产与风控:构建安全锚定机制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及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定期存款;
主权级债券: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剩余期限≤1年的高评级债券(需达到国际主流评级机构AAA/Aaa级标准);
超额抵押机制:储备资产组合的实时市值须不低于流通中稳定币总面值的100%,并建议维持102%-105%的缓冲区间以应对市场极端波动;
独立托管安排:储备资产必须全量委托至HKMA认可的持牌托管机构(如香港持牌银行或具备QFII资质的境外机构)进行第三方存管,确保资产隔离与权属清晰。
1.反洗钱与反恐怖主义融资领域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作出明确规定:鉴于稳定币在跨境交易中具备匿名性特征,为有效削减金融犯罪潜在风险,稳定币发行方作为持牌机构,必须构建严谨的客户身份识别(KYC,即“了解你的客户”)体系以及交易监测机制。
此外,一旦监管部门对可能存在的违法活动产生合理怀疑,便有权及时介入展开调查,调查手段涵盖稳定币资产的冻结以及相关场所的搜查等。
2.风险管理领域
香港金融管理局明确规定,稳定币发行方若要成为持牌机构,需要设立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力度,提升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并有效把控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为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设定6个月宽限期,旨在为现有在香港从事稳定币发行业务的机构提供合规调整窗口。
关键词标签:稳定币牌照,稳定币合规,稳定币合规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