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门店焕新 老超市圈粉年轻客
顾客在物美学清路店购物
近年来,超市行业持续创新变革,在“胖改”风潮下,传统商超正经历新一轮蜕变。在全国拥有超1800家门店的物美超市,积极向胖东来取经,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围绕提升“消费者体验 供应链优化”,探索让更多年轻消费者重返线下超市的可能性。据物美披露的数据显示,北京大兴黄村店在今年6月20日恢复营业后,首月日均客流突破万人,首月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调改后,更丰富的熟食、烘焙和饮料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学清路店、大兴黄村店现制熟食的顾客渗透率均超60%。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25家到30家“胖改店”在各地亮相。
热搜关键词·“胖物美”开门迎客
物美“胖改”被外界视为零售业“逆转”的样本,其创新的经营模式和贴近民生的服务,为超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网友称:“家附近的胖物美变化真大,面积大了,商品也更全了,还新增了休息区和便民服务点,现在买东西就像在逛一个小型生活广场。”另一位网友在逛完学清路店后留言说:“物美胖改店真的很懂我们的需求,生鲜区更宽敞明亮了,而且经常有优惠活动,性价比超高,这里将成为我每周囤粮必去的地方。”
记者打卡
老店换新颜 “胖物美”显出年轻范儿
进入8月,物美学清路店“胖改”运营已满4个月,卖场里还是会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微调。比如入口处可以买到饮料、玉米、烤肠和关东煮,付款后就可以边吃边逛。店内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潮玩盲盒区域,超市瞬间“减龄”显出年轻范儿。
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市民告诉记者:“以前来这儿总怕撞到货架,现在过道宽得能并排推两辆推车,带孩子逛着太舒服了。”
刚出炉的面包散发着香味,现制烘焙区里,核桃奶酪包、蒜香法棍、各式吐司、咸板栗酥饼……各类面包甜点价格适中。“刚出炉的蝴蝶酥还带着热乎气,比面包房卖的还香!”一位女士和同伴说。
熟食区域更是琳琅满目。片好的烤鸭配上全套葱姜饼,一套售价40元。网红麻辣牛肉条、热卤的猪蹄、豆干,刚出锅的各式炸货都可以试吃。“现制现售的肉蛋堡是胖物美的招牌之一,只要开门就排队,每天做几千个都不够卖。”店员一边操作一边介绍。
在果蔬区,正在挑选蔬菜的消费者王阿姨说:“我住在这附近好多年了,眼看着这家物美从原来的模样变成现在的胖改店,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前买个菜还得挤来挤去,现在多宽敞啊,菜也新鲜,价格也实惠,不光老年人喜欢来这儿购物,孩子们来超市的频率也高了不少。”超市里还藏着超多“暖心彩蛋”:“一站式便民服务区”配备自助茶饮机、应急药箱、共享雨伞等设施,休息区配备基础健康检测设备,同时保留多种结账方式,提升购物流畅度。门店内特有的食品安全检测室,每日蔬果农残检测结果现场公示,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物美超市门店负责人表示,为了响应《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本次改造依托数字化技术在深化“AI 消费”场景应用方面,拓展了智能防损,应用了电子价签、无人值守智慧门店、自助收银机等技术。为传统零售转型提供可复制的“门店调改样本”。
发展计划
客流成倍增长 年内完成多家门店调改
成立于1994年的物美集团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从最初的传统超市,到后来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再到如今的“胖改店”、折扣店模式,物美始终紧跟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据介绍,“胖改”后门店基层员工薪资整体上调33%至50%,并引入门店利润分红机制。同时,新招应届毕业生与老员工共同接受系统培训,为服务注入年轻活力。
“胖改过程中,服务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要坚持高端服务并做好食品安全管控。”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许丽娜说。“体验驱动消费是核心逻辑。”她介绍,北京学清路店作为物美全国首家调改样板店,自3月恢复营业以来,客流和销售额均成倍增长,平均销售额稳定在调改前的3倍水平,单日最高客流突破2.3万,顾客满意度达95%以上,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印证了‘胖改’模式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盈利能力。”
许丽娜表示,物美集团已在北京推出了四家“胖改店”且运营状况良好,计划在2025年完成全国25家到30家门店调改。“胖改店”的成功,不仅提升了门店的销售额和客流量,也增强了消费者对物美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政策支持
政府给予资金补贴 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
物美“胖改”,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商品服务,让更多消费者重返线下购物,为超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证明了传统超市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升级,焕发新的活力。
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物美胖改店的成功,是北京市推动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京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转型。
在政策支持方面,北京市对积极开展业态创新、服务升级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政策倾斜,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和引导,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认为,物美“胖改店”的实践,体现了传统零售企业在市场变化下的创新与调整。这种模式的出现,是在零售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增强的背景下进行的探索。其所展现的新经营理念、技术和模式,对于其他寻求创新发展的超市业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模式在不同城市的推广,表明了其在适应区域市场、提升民生服务方面的潜在应用性。这为各地在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化民生服务供给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案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