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从半年报看焦作市经济发展成色

发布时间:2025-08-11 06:11:00

原标题: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从半年报看焦作市经济发展成色

□本报记者 姚广强

最新出炉的焦作市经济半年报,呈现出澎湃活力:

GDP等多项发展关键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瑞庆汽车年产30万台混合动力发动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以全市“三十工程”为引领的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有序,都市·麦田里项目为焦作文旅增添新业态新动能……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上半年,焦作市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省委“1 2 4 N”目标任务体系,以项目建设、创新驱动、招商引资等为发力点,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勾勒出向新向优的上升轨迹。

重点项目筑牢发展之基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茶饮公司,蜜雪冰城正在建设的超级工厂——大咖·梦工厂项目里,雪王嘉年华、雪王市集、文创中心等工程现场热火朝天,一天一个新模样。

在河南宁福巨湾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在中原内配氢燃料电堆核心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现场,火热的发展场景同样振奋人心。

项目对发展的硬支撑作用显著。上半年,焦作市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聚焦工业、基础设施、民生三大领域,集中力量推进30个重大项目,持续滚动实施全市“三十工程”。中福钛锆产业园(一期)、宁福巨湾年产8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为高质量发展蓄积强大势能。

充裕资金流对项目建设的加速作用明显。创新推行“部门 智库”联合谋划模式,动态储备项目1000个以上,形成“对上可争资、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良性滚动机制,今年已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53.87亿元。36个工业项目争取资金支持3.1亿元,项目数、资金数均居全省第一。

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形成良好态势。上半年,通过链长调度、专班推进、精准服务,全市“3 13 N”产业链群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9.0%。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其中,绿色食品产业链群同比增长11.0%、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群同比增长10.3%、新材料产业链群同比增长9.5%,引领带动全市工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科技创新蓄积发展动能

上半年,焦作市新认定省创新龙头企业10家,总数居全省第5位。

聚焦创新驱动,焦作市深入实施“345”创新行动,健全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实现量质齐升,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科创驱动,是产业发展一以贯之的主线。焦作市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融合发展,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与院士、专家开展科研合作,加快建设云台山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

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中,焦作市位居全国第三,再获“优秀格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工、铝工业等转型升级加快。焦作市363个“三化”改造项目和44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扎实推进,新增47家省级绿色工厂,居全省第3位,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森林”正在长成。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焦作市分链完善配套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现代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8%、15.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向新而行。焦作市超前谋划布局氢能与储能、前沿新材料、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集越纳米年产10万吨碳纳米电子材料(中站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纬测绘5G无人机 高分遥感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入选省卫星应用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之根越扎越深,产业转型升级活力日益澎湃。

招商外贸增添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落地数量和速度关乎发展后劲。

上半年,焦作市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197个、总投资584.6亿元。

适应新趋势新变化,焦作市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用好资本招商、场景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落实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办法,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持续开展外贸“百企百展”、主体培育、转型升级三大行动,加强外资招引及全过程服务。

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焦作市上半年依然实现外贸外资稳步增长。凭借21种工业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的优势,进出口实现114.8亿元,同比增长6.8%;实际使用外资2653万美元,同比增长15.1%,总量均居全省前列。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锚定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十五五”目标,焦作市拼抢三季度,锚定夺取“全年红”,将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数读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居全省第6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8.2%、6.6%、8.4%,分别居全省第1、第3、第5、第8位

夏粮平均亩产524.3公斤,居全省第1位

“3 13 N”产业链群增加值同比增长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