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金光大道》的封面上,该不该出现拖拉机?

发布时间:2025-08-09 15:16:36

上面的几幅照片,分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一部)、1974年版(第二部)浩然先生所著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的封面。不同的版本画面构图略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就是都有一台迎着太阳的“东方红”拖拉机,在芳草地上耕耘。

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金光大道》第一部和第二部,书中写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至1952年的中国北方农村,也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初期。那个时候,还是互助组和初级农业合作社阶段。显然,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拖拉机。贫苦农民民虽然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土改运动分得了土地,政治上翻了身,但春种秋收,还是要靠牲口。买不起、养不起、用不起牲口的农户,还要靠人力拉犁。因而,有的人“卖套”,有的人“雇套”,而共产党员高大泉组织起了互助组,“咱们的天,咱们的地,咱们的锄头咱们的犁,穷帮穷来种上自己的地,种地不是为自己,一心要奔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浩然先生的小说是这样写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的同名电影故事片(上集)也是这样表现的。小说忠实于历史,电影忠实于原著。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与现实,小说《金光大道》第一部和第二部封面上的拖拉机图案,一度引起争议:有一种意见认为,封面上不应该有拖拉机,因为这有违于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历史真实。

80年代初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金光大道》封面图,就把拖拉机图案换成了马车(或者是驴车?),而且那车,还是旧中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使用的木轮车。

芳草地村出现拖拉机是什么时候?是1956年前后,也就是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时候。这个细节,出现在被尘封17年之久,直到1994年才得以出版的《金光大道》第四部中。所以,如果《金光大道》第四部的封面上出现拖拉机的元素,应该不会有任何争议。

在1972年出版的《金光大道》第一部(大32开本)中,有著名画家李焙戈先生画的几幅黑白插图(上面是其中的两幅)。我觉得,这两幅插图,如果改成彩色的,拿来做《金光大道》封面图效果也不错,因为画面与小说内容和主题很切合。这一点,读过原著的一看就明白。这两幅插图,分别表现了小说第一部开头与结尾的两个富有深刻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情节。

言归正传。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第一部、第二部的封面设计,究竟该不该出现拖拉机的图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