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让我看到最有乐子的新闻,就是美国和日本在达成的关税税率出现认知偏差的事情。
这个事情之前短评有提到过,今天有了新进展。
8月8日表示,美国确认将停止对日本叠加征收普遍性关税,并按照承诺削减汽车关税。
对这件事情,本文会做个详细分析。
(1)
8月6日早上,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对记者表示,美国方面公布的8月7日开始征收关税的官方公告与此前日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日本要求美方予以纠正。
赤泽亮正表示,此前与美方反复确认,针对现有税率低于15%的商品,在8月税率提高后总税率应为15%。而美国政府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日本已被征税商品需在现有税率之上再加15%,内容与协议不符,对日本不利。
赤泽亮正强调,他将“要求美方解释相关经过,并落实双方已达成一致的内容”。
特朗普看到日本的反应,我猜特朗普的心理活动是:餐桌上的食物,怎么还蹦跶起来了,还挺新鲜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白宫7月31日发布了行政令,调整多国的对等关税税率。
其中欧盟日韩等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发达国家,是被征收了15%关税。
但因为欧盟之前被特朗普威胁加30%关税,日韩之前被特朗普威胁加25%关税。
所以欧盟日韩对于通过谈判,让特朗普把要加的关税降到15%,都认为是自己赚了。
日本甚至认为,这是在节省关税,而忽略实际还是被加了关税,只是少加而已。
然而即使如此,美国还要跟日本玩文字游戏,坑日本一把。
日本理解的是,原先关税税率高于15%的商品,就维持现有关税税率不变。
原先关税税率低于15%的商品,才会被加关税到15%税率。
然而美方的理解是,日本的所有商品,都在现有关税税率基础上,被额外再加15%关税
那这就挺坑的。
那日本实际被加的关税就比预期高很多。
也就是说,美国还不是把日本的对等关税税率,从之前的10%,调整为15%;
而是直接在之前10%基准关税基础上,额外再加15%的对等关税,等于日本4月以来被实际加了25%关税,跟之前要威胁加的25%关税一样。
等于日本跟美国贸易谈判,是谈了个寂寞,那日本当然着急了。
所以赤泽亮正是在8月6日紧急奔赴美国,要求美国做出修改。
然后估计这次的错误太过于离谱,美国方面倒是已经说同意修改,但具体何时修改,没说。
8月7日,赤泽亮正称,美方已表示将在恰当的时候修改总统令。届时将对日本适用减轻税负担的特例措施。
关于修改时机,赤泽仅表示:“我的理解是会在常识范围内进行应对。”对于下调汽车关税,他透露称美方有意在修改总统令的同时做出应对。
日本感觉就像是案板上的肉,怎么切,还是得看美国脸色。
(2)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那个修改对等关税的行政令里。
对约70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至41%不等的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只有欧盟有特别标注分两行:
一行是关税税率大于15%的商品,维持现有关税,不额外加征。
一行是关税税率小于15%的商品,加到15%税率。
换而言之,其他国家有可能也是在之前已经生效的10%基准关税基础上,被额外再加关税。
比如韩国在这份名单里被加15%,等于韩国实际也是被加了25%;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被加了19%,等于实际被加了29%关税。
那特朗普实际加的关税税率比预期是高很多的。
而目前,只有日本跳出来表达了异议,其他像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似乎都已经接受了这个关税税率,这多少是有点离谱,除非这个是只针对日本。
目前只有欧盟是有特例,高于15%关税,维持现有。低于15%就加到15%关税。
赤泽亮正称,美方也对把日本排除在特例措施对象之外的处理表示“遗憾”。
也就是,日本原先跟美国谈判,的确是跟美国谈好了,要把日本跟欧盟一样,做一个例外处理。
但实际结果出来后,日本却没有做这个例外处理,所以这里是美国方面出尔反尔。
这是跟特朗普谈判时候,最大一个难点,就是面临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不要脸情况。
日本最关心的还是汽车关税问题。
因为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提供日本8%的就业岗位。
原先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关税税率只有2.5%,然后特朗普之前给日本加了25%的汽车关税,所以目前,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目前达到27.5%。
这次日本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日本付出这么多代价,最核心的诉求,就是把已经加25%的汽车关税,降到15%;
但这次关税调整,美国并没有直接下降对日本的汽车关税。
不过赤泽亮正说:"我们已确认,当美方采取措施修订普遍性关税行政令时,他们将发布另一项命令削减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日方将"通过所有可用手段和渠道"继续敦促美方兑现承诺。
也就是,赤泽亮正认为,美国后面再把针对日本的对等关税,按照特例去处理后,会同步下调汽车关税税率。
然后赤泽亮正还说,美方考虑对于日本因未享受特例措施而导致进口商等多支付的部分进行追溯并退款。
但双方对于具体修改时间,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
赤泽亮正表示,他预计相关命令的发布不会需要六个月或一年那么长的时间。
听赤泽亮正讲话,总有一种颇为天真的感觉。
我估计特朗普团队要观察日本那5500亿美元的投资,具体落实情况,才会去修改这个“特例”。
特朗普8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就是我们的钱”,美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特朗普还称,现在日本的市场完全对美国开放,日本将进口美国的大米和汽车。
报道称,这与日本政府的说法大相径庭。
这就是同一件事情,双方解释角度不同。
日本方面的说法是,这5500亿美元里,只有100亿美元是实际投资,另外5400亿美元是日本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
日本方面认为,自己只是提供贷款,美国企业来贷款,就算是美国企业自己出钱,因为日本觉得贷款是要还的,
所以才会传出这5500亿美元是美国出资90%的说法,但实际上是日本金融机构出钱。
而特朗普则认为,这钱是日本金融机构出的,可以被美国随便用,但特朗普就显然可以隐瞒这钱是美国企业跟日本金融机构贷款的,而不是日本直接给的。
或者说,特朗普认为,日本借出来的,就是自己的。
可以说,双方都为了自己的脸面赢学,把同一件事情,都往自己赢的方向去解读,刻意隐瞒一些事实,才导致这件事情双方说法南辕北辙。
再加上双方目前并没有达成任何书面的正式协议,都是双方口头解释,才出现这样的各说各话现象。
日本方面说希望没有书面协议,是为了特朗普尽快下调整关税的行政令。
结果,美国方面就来这一招,直接把日本排除在“特例”之外,让日本有些傻眼。
显然,日本有张良计,美国也有过墙梯。
双方都是一肚子坏水,各有小心思。
日本不签书面协议,是想拖延时间,这样后续无法落实协议,也不容易被人抓到把柄去发难。
8月4日,石破茂表示,日本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对两国而言是“双赢”,但协议的执行可能比谈成协议本身更具挑战性。他恳请各方继续给予支持,以确保协议落实。
美国不签书面协议,是方便特朗普随时按照自己解释,去塑造舆论。签了协议都会被特朗普撕毁,更别说这种没签的协议,特朗普完全可以说解释权在他手里。
所以对日本来说,还是很难办的局面。
日本就是美国餐桌上最靓的仔,美国是不会放过日本这样可以随意揉捏的大血包,总归会想办法收割日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