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澜沧:拉祜欢歌响青山

发布时间:2025-08-09 09:07:48

老达保村村民排练歌舞。

  雨后初晴,青山翠谷之中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静谧安详。徜徉古寨,一曲拉祜小调和着悠扬的吉他声从村庄一侧飘来。循声来到“拉祜音宿”小院内,一名拉祜族小伙正怀抱吉他弹唱,来自上海的游客在一旁品茶听歌,好不惬意。

  弹琴的拉祜小伙叫如达,正在上大学的他趁假期回到村里帮舅舅打理民宿。“我们一家都能唱会跳,外公李石开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祜族芦笙舞的传承人,音乐早已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达保村民小组保留了拉祜族传统文化,拥有“牡帕密帕”创世史诗和拉祜芦笙舞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被誉为“中国音乐村”。近年来,老达保村民小组坚持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3年,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通过“党支部 公司 农户”的模式,把村民变演员、村寨变景区,农闲时节排练的《快乐拉祜》《婚誓》等歌舞成了增收的源头活水。10多年来,快乐拉祜公司开展演出960余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万元,群众分红近400万元。

  党的二十大代表李娜倮是寨子里的“百灵鸟”,她带领艺术团从拉祜山乡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走向国际舞台,创作的30余首歌曲成了老达保的文化名片。在“领头雁”带动下,老达保村民小组创新“双语培训”“传帮带”机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芦笙舞,党员与群众结成27个帮扶对子,培育了9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500余名民间艺人。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澜沧县将特色村寨建设与生态旅游、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等相结合,整合1.6亿元资金实施特色村寨改造,在老达保村民小组建成非遗展示区、携程度假农庄、特色民宿集群。游客可以在村里观赏实景剧“牡帕密帕”,还能在470亩茶园和100亩西瓜园里享受采摘乐趣,村民们也通过“土地流转 基地务工 旅游分红”实现了多元增收。

  今日的老达保,青山翠谷间,芦笙声动茶园香。村民自编的《快乐拉祜》在田间地头回响,游客学跳摆舞的身影与拉祜民居相映成趣。文化血脉的赓续创新,让老达保真正成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诗和远方”。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高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