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全链条精准扶持打造医健产业集群
原标题:180余条在研管线以硬核实力为未来产业格局提供“昌平动能”
全链条精准扶持打造医健产业集群
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通过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研发创新、企业生成、业态培育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支撑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未来健康产业作为六大重点领域之一,承载着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记者日前走进昌平区生命科学园注意到,在这里,180余条细胞与基因治疗在研管线,以硬核的研发实力成为支撑北京未来健康产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力量,为全市未来产业格局提供着强劲的“昌平动能”。
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神济昌华的实验室里,针对渐冻症的全球首创新药SNUG01正加速推进临床试验。这款源于“失败实验”的突破——团队发现小鼠体内特殊保护基因的机制,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有望为全球渐冻症患者带来希望。与神济昌华聚焦基因治疗不同,宣武医院孵化的慧心医谷则在细胞治疗领域崭露头角。其研发的iNSC-DAP干细胞疗法,让帕金森患者术后从无法站立恢复至能做简单家务,实现了临床疗效的重大突破。
这样的创新故事在昌平不断上演。目前,昌平区已聚集40余家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点研发企业,覆盖CAR-T、基因编辑、mRNA等前沿技术,180余条在研管线涵盖血液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领域,形成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
谈起神济昌华的创业路,神济昌华联合创始人、CEO彭林感慨良多。一款创新药发现靶点只是第一步,从实验室到产品线,中间需要漫长的时间验证,更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焦虑之际,位于昌平生命科学园的孵化平台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向神济昌华打开了大门。“在飞镖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彭林说。如今,从飞镖顺利“毕业”的神济昌华已经拥有了自己完备的实验室,但还在使用园区配套的动物房,“我们做实验需要用到大量动物,自己建动物房成本高、饲养难度大,园区的动物房就在我们楼下,非常方便。”神济昌华工艺开发部一位负责人说。
从全球首创靶点药物到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突破,从全链条服务平台到精准政策支持,昌平区正以“创新策源地”与“产业承载区”的双重身份,成为北京打造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随着更多像SNUG01、iNSC002注射液这样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昌平将持续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万亿级”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书写生物医药创新的“北京答卷”。(张月朦)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