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文叩史 陕西韩城梁带村唤醒三千年“芮国记忆”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8月5日,“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在黄河奔腾的涛声中,记者们仿佛被瞬间拉回三千年前的西周——一个名为“芮”的诸侯国正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
“芮”曾是两周时期众多诸侯国之一,在公元前七世纪因秦国的征伐而悄然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直至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城梁带村的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属于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芮国的墓葬,这才将“芮国”这页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翻开。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勘探与五年的阶段性发掘,深埋地下的芮国遗珍终于惊艳亮相。此次发掘不仅揭示了众多保存完好、结构清晰的墓葬遗迹,更出土了2.6万余件(组)珍贵文物。
2018年2月,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通过金器、铁器、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琳琅满目的文物展品,将历史文献中记载寥寥的芮国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家眼前这七尊造型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是迄今为止我国春秋早期出土青铜器中规制较为完整的一套诸侯级礼器,见证了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在七鼎六簋展品前,采访团记者们被这套精美的青铜礼器深深吸引。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讲解员王锦说:“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盛行,规定天子祭祀宴享用九鼎八簋,诸侯则用七鼎六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墓主的身份为诸侯级。而簋中的铭文‘内(芮)公作为旅簋’,更是为我们确定墓主的国别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金文为证,地书作传,梁带村遗址的考古发现为后人补写了历史缺失的片段,也让这段久远的先秦古国史逐渐变得清晰可辨。
“目前,馆内展出文物共525件(组),其中85%以上为国家等级文物,更有31件是国家一级文物。然而,目前仅发掘了遗址的十分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升展品数字化能力,更希望能找到古芮国人生活的更多遗迹。”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馆长薛艳丽满怀期待地说。
“这段历史,虽已尘封千年却依旧鲜活而温热;这方古国,虽已揭开面纱却仍然神秘而厚重。”正如引厅内墙面上展示的这段话所言,古芮国的起源地在哪、古芮国后人去向何处、芮国近邻梁国的国土在哪里……古芮国还有许多谜团等待着后人去解开。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