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暑假来临,抚仙湖畔沿岸的民宿空调刚启动,无人机已沿着配电线路巡航,AI在云端实时监测电压波动。曾几何时,巡线工顶着烈日翻山越岭保障供电,如今“云端值守”的智慧电网让游客在清凉中安心度假。
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沿湖片区,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无人机巡检、数据云联、AI预警的创新图景愈发清晰——电力运维正从“翻山越岭”的传统模式,升级为“云端值守”的智能时代。依托智能化巡检、数字化转型、透明化管理,玉溪透明配电网用稳定电力为火爆的暑期旅游经济注入绿色动能,织就一张守护生态与民生的智慧电力网。
无人机“侦察兵”让隐患“秒现”
7月15日中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附近,一架无人机沿着10千伏黄梨山线自主飞行,仅30分钟就完成3公里配电线路精细化巡检。与此同时,玉溪澄江供电局配电管理所配电运维抢修工谷凡通过系统接收到AI自动生成的线路缺陷报告。
“过去巡线要翻山越岭,现在无人机10分钟就能完成人工半天的工作量,就连人工巡检需2天才能发现的问题,现在AI实时推送,实时就进行处置,”谷凡口中的变化,源于透明配电网的智能化巡检。
玉溪澄江供电局在云南省首创“柔性团队 机构优化”运检分离模式,成立专职智能巡检班。“打破运维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传统,问题发现率提升3倍。”玉溪澄江供电局副总经理丁五强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新机制下,2025年无人机巡检占比达84.11%,自动巡检覆盖率100%,真正实现“机巡为主、人巡为辅”。
除此之外,无人机拍摄的图片自动分类命名,AI比对历史数据精准识别隐患,报告一键生成。如今,无人机应用已拓展至工程验收、应急勘测等领域,验收效率提升70%。
数字“哨兵”实现主动防
“电压异常已消除,请放心用电。”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广南营村舟渔饭店老板赵嘉俊收到短信时,玉溪澄江供电局龙街供电所员工已完成台区隐患处理。“改造后再没停过电,游客都说民宿用电比家里还稳!”他指着整齐的绝缘导线笑道。今年旅游旺季,他家民宿收入增长三成。
这场变革的引擎是数字“哨兵”。在玉溪澄江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4个RPA机器人24小时值守,主动捕捉重过载、低电压等异常。2025年提前预警65起低压故障,在用户未察觉停电时已完成故障排除,实现“无感抢修”。宽带载波技术将数据采集周期从24小时压缩至15分钟,构建起分钟级响应体系。
“数字驾驶舱”重塑指挥生态。通过南网智瞰输变配用一张图数据应用、WEB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平台、故障指示器录波和报文,支撑中压故障快速诊断、精准定位,以“自动化 故障指示器”组合应用,故障范围可以精准定位到具体杆段,故障处置效率提升70%,故障损失时户数占比由58.77%降低至33.21%。
“三化经验”让电网更聪明
目前,玉溪供电局已提炼出透明配电网建设的“三化经验”。监测数字化,RPA AI实现问题发现、预警、处置闭环。指标可视化,可靠性管理、电压合格率等核心数据实时上“图”。管理透明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链条数字化升级,指挥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这一模式正推广至玉溪8个县级供电局。通海县依托透明配网实现蔬菜冷链供电“零中断”,新平县通过智能台区保障哀牢山旅游用电安全……“‘三化经验’就像给电网装上‘CT机’,既看得透病灶,也开得出良方。”玉溪供电局生产技术部配电检修专责翟笛说。
在高原湖泊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天平上,澄江透明配电网示范区的实践证明,电力系统不仅能做能源的输送者,更能成为生态的守护者。
暮色中的抚仙湖晚风轻拂,沿湖民宿的灯光温暖明亮,暑期游客们在清凉舒适中享受着湖畔时光。绿色能源精准调控减少着污染物排放,无接触运维守护着湖滨植被,数字化转型让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无缝衔接。玉溪透明配电网以“智能化、数字化、透明化”的硬核实力,用稳定可靠的供电为湖区发展与民生幸福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让碧水蓝天与万家灯火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相依。
云南网通讯员 李冰莹 代薇 翟笛 记者 段晓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