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安全度汛 守护民生 | 红河州:立体防控 共筑平安

发布时间:2025-08-05 08:07:49

  随着主汛期到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降雨量明显增加。针对今年入汛早、降水多、旱涝急转明显、强降雨频发等实际,红河州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入汛以来,全州安全应对16轮强降雨过程,党员干部下沉一线1.05万人次,转移群众5435人次,无人员伤亡。

  红河州前移防汛阵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健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分级科学制定“防、抢、撤”工作预案,细化党组织、应急队伍及党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响应流程与责任分工,由135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应急召集人,136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应急联络员,把党员干部、各族群众、社会力量组织起来,确保预警叫应直达一线、紧急状态“一呼百应”。

  红河州整合公安、消防、应急、林草、电力、通信等部门力量,建立由81名专家组成的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救灾专家库以及59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防汛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成立11支抗洪抢险排涝专业队,全部处于临战待命状态。州县乡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类组建应急支援队、抢险救援队、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应急动员队伍,村(社区)党组织统筹辖区党员、驻村干部、民兵等力量,“一村一队伍”组建2156支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确保应对紧急事件时能及时发动。

  红河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组织专家对州、县、乡、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干部开展各类防汛减灾培训1725期20.24万人次,督促各县市开展综合演练349次、群众转移避险演练6933次25.42万人,有效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山丘地区人员转移避险网格化管理要求,实行点对点提醒叫应、户联户群防群治,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薄弱环节,强化险情汛情综合研判和应对处置,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实行一天一联系,针对32个地质灾害重点防范隐患点、171个山洪灾害高风险区、57个暴雨高风险区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明确178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35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监测巡查责任人,确保险情早发现、隐患全排除。

  入汛以来,红河州开展州级防汛会商调度9次,州县两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2次,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604期、预警提示40次,叫应叫醒各级防汛责任人1.57万人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66个,通过党政担责、逐级负责、干部尽责、全民参与的立体防控体系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云报全媒体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黄华 姚吉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