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删改)
中国自1840年以后,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展到1949年解放前,如同毛主席所说:“和资本主义差不多”。所谓“差不多”,我体会,主要是指占主导地位的是官僚资本主义以及民族资本主义。至于在大城市以外的广大的农村,占主导地位的依然还是封建主义。这一点,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分析。
至于1840年以前的、自夏商周以来的古代、中古社会,更是典型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根据我自己几十年的粗浅研究,对于争论多年的古史分期、也涉及社会经济形态理论问题的看法是,最好以西汉和东汉之交为界限。从经济形态上说,前一段,可以说是奴隶、农奴主贵族制经济形态社会,后一段,可以说是豪强、官僚地主制经济形态社会。从政治形态上说,前一段,是专制王权下的分封等级制政治形态,后一段,是专制皇权下的官僚等级制政治形态。就前一段而言,中国不存在欧洲古希腊、罗马那样的自由民或贵族的民主政治。就后一段而言,中国不存在欧洲中世纪的三级等级议会制。虽说在战国时代的征战中,“民”曾被称为“国之本”、“民贵君轻”,并曾诞生过墨学这样伟大的平民学说,而且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也不乏为民请命的吶喊,尤其明清之际,以几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为代表的先进人物更有了近代民主思潮的萌芽。但是,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是对人的权利的彻底剥夺。鲁迅所说,在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读来读去就读出“吃人”二字,是完全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深刻的准确的见解。一部中国古代、中古的历史,就是对人的权利的彻底的剥夺的历史。这是由中国古代、中古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决定的,是有规律的,是可以找到合理解释的。
从前一段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后一段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普天之下,只有受命于天的王、皇帝是自由人,其它的人,一律都是奴隶。马克思说的所谓“东方普遍奴隶制”,正是西方人在和自己的历史的对比中,对东方历史的一种直观的感受。既然“尽人皆奴隶”,那也就无对人的尊重可言。所以,不管说我们的古代、中古文化如何辉煌,但在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尊重人的问题上,却是少有建树,近乎空白。孔子学说,以及被后世发挥了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孔子学说,本质正在于是实行这种对人权利剥夺的帮凶。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三纲五常”,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等,这类东西,简直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细胞里。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家进行反孔斗争的原因在这里;三十年前,毛主席发起“批孔运动”的原因也在这里。这都是直面中国的历史实际,争取思想的解放,进而达到人权的解放。
几十年来,一些文人学士如同在封建时代一样,借孔子、借儒学做敲门砖,谋名、谋利、谋官,连及周易八卦、风水算命,一起招摇撞骗,实质都是一种思想的反动。而充斥于文学艺术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清天大老爷……更是如鲁迅所说,全是拿了我们的痈疽当宝贝。
这都说明,要想清除封建文化的消极影响,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的长远的工作。文明古国,面对丰厚的历史遗产,大概都有这样的正反两方面的问题。弄不好,死人就会拖住活人。我们缺少彻底的声势浩大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微弱的思想启蒙,根本不是丰厚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对手。这和欧洲不一样。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革命,在革命中,活人有取舍地利用了死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