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萍)近年来,昆明市呈贡区乌龙街道彩云社区党委紧扣“党建带团建、实践育人才”理念,深化与高校合作,以党建为引领,在组织建设、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服务创新等多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明确服务方向、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度融入社区服务,以青春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党建引领,筑牢共建“桥头堡”。建立“社区党委 高校团委 网格党支部”三方联动机制,每月召开协调会,动态调整服务内容,社区提供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场地支持,高校配套实践指导老师,确保服务规范有序。推行“实践积分制”,将服务时长与高校学分认定、评优评先挂钩,社区定期反馈表现情况,形成“实践-评价-激励”闭环。目前,已有12名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被评为“社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资源共享,激活发展“新引擎”。共享活动阵地资源,社区向高校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儿童等场所,高校为社区提供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支持,实现“场地共用、资源共享”,全年联合举办技能培训、实训教学等活动15场,参与居民超1000人次。云南师范大学“科学梦想·编程启程”青少年科学教育科普实践团双方共同打造“七彩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周末少儿编程活动成为特色亮点。为社区7-14岁青少年开设编程课程,通过趣味小游戏、动画制作等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课程已连续开展12周,累计授课24课时,吸引50余名社区青少年参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编程学习中变得更爱思考、乐于探索。
人才共育,打造治理“智囊团”。聚焦社区重点工作,联合开展“党建 志愿服务”行动。在新业态人群服务、商圈主理人挖掘中,云南民族大学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师生组建“规划智囊团”,提供新就业人群驿站设计建议18条;在商圈志愿服务工作中,校地党员共同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讲、反诈宣传、旅游导览等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社区设立“党员实习岗”,接收高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矛盾调解等工作,既为社区补充了工作力量,也为学生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全年接收实习学生25名,协助化解邻里纠纷32起。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校地联动模式,打造“实践育人 社区治理”融合品牌,让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