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铁道兵”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31 07:11:16

原标题:“铁道兵” 传承红色基因

三名即将退休的老兵,把象征“铁道兵”精神的金钥匙交给徒弟,并送去了祝福。

三名老铁道兵向“八一”军旗敬礼。

老兵张喜增(左一)向徒弟传授自己30多年的铁路铺轨技术。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你们要再接再厉,勇创铁军辉煌!”7月27日,在中铁十二局阜淮铁路颍河特大桥斜拉桥工点会议室里,三名即将退休的老兵,把象征“铁道兵”精神的金钥匙交给徒弟,并送去了祝福。“这是我在工地过的最后一个‘八一’节,特别有意义!”老兵张喜增嘴角上扬,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八一”建军节前夕,中铁十二局为即将退休的老兵举行了隆重告别仪式,今年是中铁十二局最后一批铁道兵退休。年轻的施工员们捧着百合与康乃馨拥进会议室,掌声像敲在钢轨上的碎石般密集。昔日的老班长朱新为张喜增系好领口扣子,“这感觉就好像回到了当年。”老班长拍了拍张喜增的肩,被同事们簇拥着按下合影键,照片里的军装与工装交叠,定格在特别的日子里。

198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约1.7万名官兵脱下军装、换上工装,集体转业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从此他们把青春焊进了钢轨。“修过西南的山,铺过江南的河,最险的隧道我们凿过,最急的汛期我们守过。”他们将军人本色,融入祖国铁路建设的每一寸轨道。

老班长朱新翻看着年轻员工递来的项目规划图,指着颍河特大桥即将合龙的节点说:“当年我们修桥,靠的是人拉肩扛;现在你们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搭建新的蓝图。”青年员工们用力点头,笑容挂在每个人脸上。“现在的项目管理更精细了,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把‘铁道兵精神’刻进骨血。”中铁十二局阜淮铁路4标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丁江华,语气里满是欣慰。

老兵向“八一”军旗敬礼。窗外天空蓝得深邃,阜阳颍河特大桥上白云朵朵,施工机械仍在轰鸣,钢轨延伸,通向更远的地方……

记者 李博 实习生 庄骏捷 周欣然 通讯员 郭海洋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