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ReelShort短剧平台被指抄袭 海外维权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2025-07-30 21:48:57
近日,头部短剧出海平台ReelShort被国内短剧厂牌点众、听花岛公开指出内容侵权,称ReelShort抄袭上述两家公司的多部作品。该事件将短剧行业抄袭顽疾及其跨国维权困境推至台前。
7月25日,北京点众快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点众”)发布声明,称发现短剧平台ReelShort未经许可擅自发布、传播多部与点众享有著作权及相关授权作品基本相同的侵权剧集,上述点众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游子归家》等点众多部知名作品(点众作品与“ReelShort”侵权剧集对比清单见附件)。
点众在声明中表示,发现上述侵权行为后,第一时间要求枫叶互动下线侵权剧集,但枫叶互动拒绝下线侵权剧集。截至本声明发布前,枫叶互动仅下线三部“ReelShort”侵权剧集,仍有多部“ReelShort”侵权剧集未被下线,侵权行为仍在持续。
听花岛则在声明中表示,此前,公司已就侵权问题沟通枫叶互动,但进展不顺利,对方作为侵权方,各种推诿。因此不得不怀着愤慨的心情,公开此事件。目的是呼吁行业尊重版权,尤其是排名第一的平台,应该率先维护行业秩序,而不是率先抄袭。如果行业头部平台都悍然抄袭,那么短剧出海的第一步,不是文化出海,而是官司出海,这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
目前,ReelShort平台尚未就上述侵权指控作出公开回应。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短剧行业人士了解到,即使当下短剧片方的分级保密已成行规,但仍难防“洗稿式抄袭”。片方现行措施一般包括:演员通常只拿到“片段剧本”(比如只给一集大纲),核心剧本仅导演、编剧可阅;拍摄现场收手机、拍完收回纸质剧本、签天价赔偿合同(泄密赔片酬一半以上)。
之所以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要抄袭,是因为短剧抄袭可以将成本大大缩减。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抄袭能省7成以上成本。一部中等短剧的原创成本约50-80万(含编剧本、拍摄、试错推广);而抄袭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24万,主要省在:不用研发剧本(直接复制已验证的“爽点”)、推广零试错(照搬成功剧的吸金套路),往往抄得越狠,赚得越快。
从事版权研究的律师杨洋表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剧行业侵权高发已成痼疾,今年短剧抄袭纠纷比去年翻了近两倍,例如,10家头部公司里近4家都遇到过被抄袭。有的短剧公司平均每周都要发两三次警告函。但是,ReelShort的大规模、“系统性抄袭”并不多见,ReelShort在收到权利人侵权通知后,仍然拒绝整改。
杨洋表示,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原创剧情,只要满足:“一、原剧有独特设计(比如特定台词或情节安排);二、抄袭剧和原剧‘高度雷同’(不只是想法像,具体内容都像);三、抄袭方能接触到原剧(比如原剧已上线)”就可能构成侵权,要赔钱甚至下架作品。
在本次事件中,部分侵权行为发生在境外,如ReelShort此次涉及的海外平台侵权,国内企业维权难度增长。
杨洋表示,从法律体系层面来看,全球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千差万别。部分国家奉行“注册取得主义”,即作品须在当地完成注册登记,著作权人方可有效主张权利,这与我国“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的规定大相径庭。而且跨境取证环节同样困难重重,不同司法辖区的证据规则差异显著,对证据的形式、来源、收集程序等有着各自严苛的要求。此外,海外诉讼程序通常冗长且复杂,从案件受理、立案,到开庭审理、等待判决,整个周期可能长达数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企业需持续投入大量精力与资金维持诉讼进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稳定性造成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