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津门凭阑:懂企业 懂市场 懂需求
有句俗语: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指的是懂行的人不费劲就能摸清虚实。推动经济发展也是如此,懂行才能出真业绩。懂企业、懂市场、懂需求,与企业、与市场“对上话”,与需求“接上茬儿”,不仅能拨动企业的心弦,也能踩中发展的鼓点。
今年已过半,我市经济“年中成绩单”值得细细品读:装备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上半年增加值增长7.8%;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个季度快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向好……一个个数字,反映产业升级的趋势、需求结构的变化、存量盘活的演进。企业、产业之进中有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市场、需求之变中有发展的质效与新意。懂企业、懂市场、懂需求,本质上是认清发展的形与势、供与求、质与量,需要一种心中有数的全局观,一种稳住基本盘、找到增长点的敏锐眼光。
懂,源自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感同身受”。如果一厢情愿“为你好”,缺少有效沟通,举措与企业需求就会“不合辙”。好心能不能办成好事,要看能不能对上发展的“刚需”。天津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准备研发新一代智慧农业系统,急需资金却缺少质押物。此时,金融部门的创新信贷产品解了难题,企业负责人在手机上申请就获得了信贷支持。不久后,智慧大棚就用上了新技术。从有什么给什么到需要什么给什么,懂企业要多一些“赋能”的概念,以政务、科创、金融等专业服务为企业赋创新之能、为产业赋智慧之能,企业发展能量持续释放,正是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做到一个“懂”字,靠细致入微的用心服务,也靠整体氛围的系统营造。如果说前者是“点”的突破,后者则是“面”的统筹。从滨江道沿着山西路步行200米左右,可到达赤峰道。与喧嚣热闹的主街不同,这里的标签是“慢生活”“文艺范”,“宝藏”小店与历史街区融为一体。店、街、城的立体画面中,有经营主体的成长之需、新消费的市场之需,还有市民的高品质生活之需。联系起来看,为小店播撒“阳光雨露”,也是在为潜在市场开拓场景,街区好生态体现的是一流发展环境。同样,良好的产业生态,塑造的也是高质量发展引力场。
服务经营主体就是服务经济发展。营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中小微联动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分量与路径更为清晰。(津声)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