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AI应用加速落地: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发布时间:2025-07-27 20:46:00

7月27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将紧抓人工智能 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将来在AI赋能场景落地上实现新突破,将在科技金融精准滴灌上实现新突破。


吴伟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信集团“智慧中信·共创新可能”科产融创新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据吴伟介绍,上海市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规上企业数量近400家,产业规模超4500亿元,人工智能人才约占全国1/3;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市级算力、语料等公共服务平台,布局50个行业开放语料库,成品语料总量超过1800TB;创新生态日益完善,形成一东一西、一软一硬差异化发展格局,打造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等千亿级资本矩阵,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将紧抓人工智能 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努力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协同发展中,探新路,走在前,做示范。我们将在共建共享良性生态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聚焦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智能算力等关键领域,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与大院大所(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营造支持颠覆性技术、潜力企业成长的发展生态。”吴伟称。


他同时称,将来在AI赋能场景落地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推动AI科技、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场交易、支付结算服务、智慧银行建设、智能投资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全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高价值行业应用场景。


“我们也将在科技金融精准滴灌上实现新突破。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业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创新土壤。”吴伟说。


那么,当前AI 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中信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执委会委员武超则认为,AI大模型继续向更强大、更高效及更可靠的方向发展:一是参数量规模扩大性能提升依然有效;二是后训练部分强化学习明显提升了大模型的推理性能;三是模态融合越来越丰富,原生多模态较好地解决了输入延迟等问题;四是迈向AGI核心任务之一是拓展能力树,大模型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五是实时数据集成和检索增强生成,2025年大模型在实时数据集成能力上呈现显著提升态势,有效地降低了幻觉;六是数据紧缺比较明显,合成数据较大扩充了数据范围。更高效方面,则是架构上做了新的创新以及使用了更低精度。


“2025年是AI应用加速落地之年。受互联网大厂推动AI与业务结合、Agent推出、主权AI需求及多模态渗透等因素影响,AI算力消耗从训练转向推理,带来显著增量,国内算力自主可控趋势凸显。本轮AI渗透较互联网时代大幅提速,B端落地进程或超预期。”武超则称。


27日中信智库发布的《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AI 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进入2025年,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进程呈现显著加速态势。作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和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具体形态,AI Agent将成为2025年AI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群落带来生物群体智能涌现,多智能体集群也将带来AI群体智能涌现,进一步提升大模型性能。具备数据优势、生态体系构建的企业未来将更具发展潜力。


根据《报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多媒体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游戏、电影、短剧、短视频等领域将是目前多模态落地的第一阶段,随后在自动化装备、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产业也将快速渗透。


“随着各方面应用的加速,AI算力消耗开始从训练走向推理,同时主权AI加大投入,带来显著的算力增量。”《报告》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算力方面可关注三点:一是随着推理占比的提升,云计算厂商投入产出比逐渐清晰,并且超卖率有望继续提升,从而带动利润率提升;二是围绕机柜增量变化及新技术投资,2025年下半年核心是英伟达NVL72机柜上量,其中液冷散热、铜连接、电源变化最大;三是围绕估值性价比、景气度投资,重视PCB、光模块等供应链。


武超则认为,人形机器人是AI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未来在工业、商业、家庭、外太空探索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场景,将人类从低级和高危行业中解放出来,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和工作效率。预计当人形机器人产业迭代成熟之后,所对应的年度市场规模会有数万亿元。


近几年,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目前有各种各样的人形机器人不断被研发出来,也有很多具身智能技术发布,但是总体来讲,我们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攻关。”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称。


她认为,主要需要攻关四方面问题,一是实现大规模高质量交互数据的快速便捷获取,二是可跨场景跨任务的知识学习与迁移泛化,三是可泛化高精准技能自主学习与发育进化,四是核心零部件和部组件及整机性能提升。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