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总危机
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生的全面危机。既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包括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经济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结论。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认为“帝国主义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危机四起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阵线,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脱离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斯大林概括了这些新的变化,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概念。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经济影响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结果,应当认为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解。这个情况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开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首先,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战线,无产阶级在俄国的胜利,鼓舞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开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其次,十月革命震撼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附属国的统治,开创了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新时代。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危机开始了。再次,十月革命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到帝国主义的中心和后方,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使整个资本主义的统治发生了危机。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发展,以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为标志。从1929年开始,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不仅造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而且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的重要标志。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得到缓和。相反在为克服1929—1933年大危机而空前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怪胎。资产阶级走上了以战争转嫁、摆脱危机的老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空前的规模和史无前例的破坏,给人类造成了一场浩劫。战争的结局进一步缩小了资本主义的阵地,削弱了它的世界统治,从而造成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它不是一时的现象,而是会发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个历史时期。它不是在个别经济领域发生的危机,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而是包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在内的全面的危机。它不是在某个国家发生的危机,而是包括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斯大林说,发生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冲突和战争、进攻和退却、胜利和失败的时代”。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发生总危机的趋势。企图用垄断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某些修修补补,或者用战后资本主义曾经取得长足发展的例子来否定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客观事实,是完全错误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