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他不哭不闹,结果最惨:沉默的牛马,没人听见

发布时间:2025-07-23 21:17:26

  

  最近,一个19岁的男孩,死在了这个“流程完善”的社会边缘。

  小伙从鹤岗出发去苏州打工,走到半路,误把100元车费转成了1010元。他联系了司机,对方没回。他报警、找亲戚帮忙,却一直无解。

  7天后,他的遗体,在外地一处荒地被找到。

  这不是一场车费纠纷,是一个沉默年轻人的社会失联。

  而他太像我见过的很多人——

  那些规规矩矩的单位职工,那些有合理诉求但从不撒泼的群众,像我们自己——那些不吵不闹的“单位牛马”。

  01

  不是抗压差,是没人听见他们说话

  你可能会说:“就910块钱,至于吗?”

  可现实是,对很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这就是天大的事。

  刚进单位那年,我报销材料不知道哪里填错了,改了三次,却被退回来三次。

  主任没发火,也没多说话,只是皱了皱眉,接着翻下一个表。

  当时我没觉察,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这些举动后面隐藏的深意:

  在这个体系里,不哭不闹、不巴结、不送礼,就等于自己扛,就等于你很大可能会一直原地踏步。

  没人批评你,但也没人教你下一步该怎么办;

  你守规矩,就默认你“能扛事”;

  你不惹事,就默认你“不重要”。

  我们这些“单位牛马”,太熟练于走流程,太习惯于照章办事,但一旦出了事——反而没人兜着你。

  这个19岁的男孩,不就是那个不会闹事、也不会来事的“牛马型青年”吗?

  联系司机、报警,他按部就班地“正确求助”,

  但最终却发现:你守规矩,却反而被规矩遗忘。

  这个男孩,他不是玻璃心,他只是太乖了。他没有哭,没有闹。他只是照着“正常流程”走:联系对方、报了警、请求协助。

  但这条流程对他来说,走得太冷,也太长。他用尽所有体面的方法,却没人给他回应。

  这不是“心理脆弱”,这是没人接住他。

  02

  我管过很多年与职工打交道的工作,我知道:不闹的人,最没人重视

  有件事,我一直记得。

  一个长期不上班的无赖职工,因为奖金制度改革,单位把他的月度奖取消了,于是就闹进领导办公室,一边砸杯子一边大喊,说是“单位欠他公道”,还说要去上级单位门口拉横幅。

  领导怕事情闹大,怕被投诉、怕媒体,最后真的给了他“额外”的补偿。

  而另一个职工,学历高,工作认真,遇到不公,只是递了一封申请信,语气温和得像在写读后感。我将申请信拿给领导,领导很平静的说:“这事儿我知道了”,然后就再没然后了。

  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社会,不是最合理的声音被听见,而是最难缠的人先被回应。

  你哭,你闹,你威胁——有人来处理;

  你理性,你守规矩,你按流程——没人搭理。

  这个19岁的男孩,走的就是那条“被忽视的路线”。他做的其实是对的,但是他做得“太对了”。

  03

  制度里最沉默的人,常常是最先崩溃的人

  从媒体公开的信息看,男孩没有吵闹,没有发帖,没有一上来就“情绪激动”——他只是按部就班地找司机、报警。

  他选择的方式,是我们从小被教导的“正确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