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吉,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龙堡村的一个抵边村寨。其名系壮语,意为“清溪流淌的地方”。盛夏时节,热浪裹着草木气息扑面而来。走进村内,只见村道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处处是飘扬的五星红旗。1957年,湖南壮族知青来到此地屯垦戍边,因见视野开阔、八字河清澈蜿蜒,遂定居于此,命名为坝吉五队。该村区域面积0.44平方公里,与越南老街省猛康县曼娄乡那啰小组隔河相望,拥有独特的界河景观。
近年来,坝吉五队小组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风光,通过特色民居改造、智慧化治理和产业创新,实现村容焕新与群众增收,成为中越边境线上一处亮丽的风景线。坝吉五队作为河口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典型代表。自2022年起经过系统建设,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内实现道路全硬化,4G网络全覆盖并开通5G服务,村民私家车普及率提升,每日两班客运直达县城。漫步村内,家家户户家门口悬挂的标牌格外引人注意,只见上方是一个家庭信息二维码,下方则写着“晨起三件事”:“国旗飘飘、草木浇浇、院坝扫扫”。原来,坝吉五队创新制定特色乡规民约,突出爱党爱国、边境稳定等核心内容,形成有效的边境基层治理经验。村庄不但设置有“共享菜园”等便民设施,还推行“一户一码”信息化管理,并独创“晨起三件事”日常规范,将爱国主义、环境保护与个人修养融入日常生活。
再往前百余米,一面界碑矗立在路边。“这里就是中越109号界碑,我们日常都会对界碑进行维护。”南溪镇边境三级联防所联防队员刘文宏拍了拍界碑的基座,语气坚定:“守好边境,就是守好我们的家。”富民,得靠产业来带动。坝吉五队作为传统农业村,主要种植佛手瓜、百香果、芭蕉等经济作物,如今还引入淡水鲈鱼养殖项目。但受限于可用耕地面积有限、交通条件制约(大型货车通行困难),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巾帼致富带头人罗进琼通过打造庭院经济,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休闲茶院,吸引游客消费,实现增收致富。同时,坝吉五队与河口县城郊八条半村小组联动打造“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此外,2023年河口县开通的客货邮融合班线,利用乡村客运班车运输邮政包裹,进一步畅通了城乡物流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支撑。据南溪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地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培育先进典型,带动全村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登上村头的防火瞭望塔,整个坝吉五队的全貌尽收眼底,一边是背靠芭蕉葱郁的青山,一面是浅浅环绕的小河,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仅在边境线上高高飘扬,更扎根在村民心中。路通了、网快了、腰包鼓了,曾经闭塞的边境村寨,如今正踏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节拍,把“幸福”二字写得实实在在。这番图景,也正带着坝吉,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赵佳霖指导教师:杨明月 宋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