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冬病夏治三伏贴开贴 是不是"想贴就贴"?这些知识要知道
新华社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徐挺 通讯员 通讯员 陈灵琰
7月20日,“三伏天”正式登场。
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阳气最盛的一段时间,也是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
在冬病夏治诸多方法中,三伏贴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受到人们青睐。
周伟正在制作三伏贴。通讯员供图
21日下午,记者来到海曙区人民医院(石碶院区)针灸推拿科,冯女士刚刚贴完了三伏贴。
“这是我第3年贴三伏贴,效果不错。”冯女士说,三年前,她因咳嗽进行三伏贴治疗,当年咳嗽症状就得到了缓解。
“坚持贴了3年三伏贴,现在睡眠质量也改善了。”冯女士表示,自己也算是个“铁粉”了,她家住在鄞州,每次过来都要坐40多分钟的地铁。
资料图:周伟为患者针灸。通讯员供图
针灸推拿科主任周伟表示,20日是入伏第一天,不少市民都选在这天贴三伏贴,有的还是一家人一起来的。
以往,来贴三伏贴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那么,三伏贴适用哪些人群?
周伟介绍,三伏贴主要适用于以下六类人群:
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可减少冬季发作频率;
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者,可改善脾胃功能;
三、风湿骨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遇冷加重的关节疼痛人群,可缓解疼痛;
四、妇科疾病患者。如痛经、宫寒、产后畏寒等属阳虚寒凝者,也有较好的效果。
五、抵抗力低的儿童。体弱多病、易感冒的儿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六、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疲劳乏力者,也可选择三伏贴进行调理。
“三伏贴不是人人适用。”周伟提醒,比如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癜痕体质者,严重的皮肤病或敷贴局部有皮肤创伤、溃疡、感染者;发热患者,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另外,孕妇、2岁以下儿童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贴了三伏贴,多久能感觉到效果?
周伟解释,由于三伏贴属于“冬病夏治”,这就决定了它的效果呈现往往具有延后性。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连续3年以上使用三伏贴的效果较为显著。
因此,中医一般建议三伏贴最好连续贴3年,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对调整机体免疫力、减轻病症等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今年初伏时间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时间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时间为8月9日至8月18日。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三伏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AI图片
自己购买三伏贴贴敷行吗?
周伟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为了安全性和疗效,不建议盲目网购三伏贴或跟风贴敷三伏贴,最好找中医师进行辨证,根据症状结合体质进行选药、配方、选穴治疗,这样更有针对性,效果才更好。
贴敷时间越长越好?
周伟解释,三伏贴并非贴敷时间越长越好,贴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冬病夏治药方皆是临方炮制,根据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处方,若是追求更好的效果,可以再结合耳穴治疗,调理全身。
海曙区人民医院的常规三伏贴药性较强,因此一般建议:成人每次贴敷40分钟左右为宜,儿童则建议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不同医疗机构三伏贴处方不同,敷贴时间也不同,一般为成人2小时-4小时,儿童0.5小时-1小时。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年龄、皮肤敏感度和体质调整,初次贴敷时间宜短。
贴敷期间,市民应避免剧烈运动,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及发物;贴敷当天,不要游泳、淋雨,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此外,三伏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