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既承载着一轮又一轮制度改革创新的重任,也见证了市场参与主体的成长与蜕变。经过六年的发展,截至目前,科创板已聚集了接近590家“硬科技”企业,总市值超7万亿元。而投行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过程中,业务逻辑、竞争格局都在不断重塑。
国投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上海一部负责人肖江波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过去六年投行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竞争从“同质化抢项目”转向“专业化拼能力”,而投行的价值,也从单纯的“融资中介”慢慢变成了“企业成长的陪伴者”。这种转变虽然阵痛不小,但长远看,确实让投行业更贴近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这种转变虽然阵痛不小,但长远看,确实让投行业更贴近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肖江波说。

(国投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上海一部负责人 肖江波)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投行的职能边界也在不断拓宽。在肖江波看来,当前投行既要通过专业能力筛选辅导优质企业引入资本市场,又要做好政策传导,为国家产业战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改革中,服务科技创新是关键词。肖江波认为,投行需要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绑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帮助企业找到最适配的那个接口,并在项目筛选和定价中体现专业判断。而无论是定位、筛选还是定价,核心都是回归“企业价值”本身。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